![]() |
![]() |
![]() |
|
|
绿美西盟丨瞄准“加减乘除”工作法 党群联动共建绿美家园
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李毅 通讯员 岩干 文/图 时间:2024-05-21 阅读: |
近年来,西盟县新厂镇永广七组在绿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中,巧用“加减乘除”法,以点突破、以线延伸、以面覆盖,全力以赴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奋力绘就绿美新画卷。2023年被评为市、县级“绿美村庄”。
强化党建引领 在示范带动上做“加法” 始终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展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密切党群关系的“练兵场”,成立了由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干部“两支力量”下沉到组到户,形成了“总支统筹干,党支部组织干,党员带头干,群众参与干”的工作格局。 同时,组建由镇村挂组队员、组干部、网格员担任成员的绿美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永广村七组绿美乡村建设方案》,研究推进全组绿美乡村建设工作,制定绿美工作方案,确保工作“有方向”。 自绿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多次召开群众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人人参与、上下齐心的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凝聚群众共识 在人居环境上做“减法” 紧盯“清杂物、建户厕、整沟渠、治污水、美环境”等关键环节,对主干道、道路沿线、公共区域、农户庭院等重点区域开展大整治,清运垃圾杂物、拆除私搭乱建、植绿补绿护绿、整治户容户貌,以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助推绿美建设。 同时,研究制定组干部包户方案,由3名网格长分片挂包,督促群众落实“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一清扫”制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发动群众参与“五园”建设,逐步引导群众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 截至目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20次,义务劳动17次1000余人次,修缮入寨主干道路约500米,拆除私搭乱建25处、篱笆30处、旱厕7座,清理杂草33车、沟渠5条。
巧用资源优势 在特色亮点上做“乘法” 按照“宜花则花、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思路,永广七组结合资源优势,组织发动农户在房前屋后、庭院内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广植乡土树种,增加绿地绿量,保持乡土风貌风味,延续乡韵乡愁。 同时,还通过统筹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群众户均自筹2200元,村集体出资2.6万元,筹措资金15万余元用于组内绿美建设。以“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要办事”为原则,积极引导群众采用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依势造景的方式推行多样化、多元化的乡村绿化建设模式。 截至目前,通过挡土墙建设、球场设施建设、主干道路扩建等工作完善了组内基础设施;组织开展“亮瓦”行动,帮助农户屋顶瓦面改色58户;规划实施种植各类花卉500余株,计划种植各类果树200余株。村民自发围建菜园30处,种植百香果100株,在裸土区域种植牵牛花,待节令适宜时栽种白花树、马桑果、野牡丹等乡土树种。
推进移风易俗 在不良习惯上做“除法”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实现方式。永广七组始终坚持把“组规民约”作为推进绿美创建的有力抓手,通过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推动生态保护、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提升村民爱绿、增绿、兴绿意识,形成“人人参与,植绿护绿”的良好局面。 组内不定期开展卫生评比和“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揭丑亮短,选树典型,4户农户获评县级“美丽庭院”。 同时,着力在后续管护上下功夫,逐步完善绿美乡村建设方案,在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植被分片包管制度,将公共绿美区域均分到户,明确管护主体,对植株、环境卫生进行网格化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浇水、施肥、除草等管护工作,真正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让绿美乡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现在我们寨子屋前有花,屋后有果、有菜,无论去到哪个家都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舒舒服服呢。村组道路两边鲜花盛开,路面宽敞干净。在以前就算垃圾丢在路中间也没人管,现在只要看见了,大家都会自觉的把它捡起丢进垃圾桶里。大家都把整个寨子当作自己家一样来爱护。”村民叶花由衷地说。
|
本文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李毅 通讯员 岩干 文/图 |
上一篇: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西盟:生态环保大课堂 为培养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守护者”赋能 下一篇: 佤族织锦的时尚之旅 佤族织锦技艺民间传承人李宪兰携佤族织锦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