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西盟: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 绘就旅游发展新画卷
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刁弘智 文/图 时间:2024-05-21 阅读: |
近年来,西盟县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优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优势,主动抢抓发展机遇,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促进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形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和“以文兴旅、以旅护文”的良性发展格局。
做好全面规划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先行布局乡村旅游,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编制完成了《西盟县乡村旅游总规》《西盟县全域旅游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并按照交通便利、资源优越、民风淳朴、文化厚实的要求,在全县优选确定了马散村、里坎组、爬街、南亢村、永不落村等11个村组,作为全县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案例和示范标杆。
做好项目建设文章,提质乡村旅游发展。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为抓手,依托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积极实施马散村永俄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里坎美丽乡村田园休闲度假村建设、博航民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不断加快乡村休闲旅游内涵品质的提升发展,打造勐卡镇马散村、勐梭镇里坎、博航、王莫、爬街等一批集农耕体验、采摘体验、文化展示、研学游、观光行、产供销等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不断完善旅游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核心景区、旅游资源有效连接,畅通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脉”。
做好文化特色文章,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积极编创原生态歌舞《佤部落》、民族舞蹈诗《阿佤人民再唱新歌》、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佤山之夜”商业演出等一批现实题材精品力作并推向市场,采取县内常态演出+外出商演的方式,构建“周周有舞台、月月有主题”活动体系,增强西盟佤部落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结合各村的村史室建设,展示独特的佤族、傣族、拉祜族等民族传统农耕文化、服饰文化、祭祀文化,并组织开展泼水节、葫芦节、野果节等节庆活动,打造旅游节庆品牌,让更多优秀民族文化得以呈现,将文化底蕴转化为品牌标识,展现“原生态”的乡土之美,使文化旅游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做好品牌创建文章,助推乡村振兴。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云南省旅游名村2个,云南省金牌旅游村1个,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1个。打造“锦秀西盟”文化品牌,培育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西盟佤山韵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6家,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新业态企业。创办省级非遗工坊1个,“锦秀西盟佤族织锦”总工坊1个,分工坊16个,探索制作30余款深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并积极申报“西盟佤族织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西盟“佤山歌舞”劳务品牌,走出一条转移就业致富路。五一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99万人次,同比增长4.91%,实现旅游经济综合收入2895.31万元,同比增长5.23%。
|
本文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刁弘智 文/图 |
上一篇:
佤族织锦的时尚之旅 佤族织锦技艺民间传承人李宪兰携佤族织锦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下一篇: 移风易俗丨西盟县持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活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