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佤山资讯 通知公告 党建信息 文化旅游 文明西盟 专题栏目 音频视频 热点转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佤山资讯
 
我为群众办实事 人大代表在行动丨岩胆:扎根乡土 书写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新篇章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5-08-19 阅读:

在家里,他是带领家人迈向小康的“致富能手”;在村上,他是与村民共绘发展蓝图的“管理能人”。他就是勐梭镇勐梭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岩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西盟县人大代表,一位有着17年村干部经历的基层实干家。

岩胆始终扎根勐梭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

在勐梭村苤菜种植基地,总能看到岩胆忙碌的身影。“杂草多时,应该用牛粪在苗周围铺满,一段时间后杂草会减少很多。”岩胆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给村民讲解除草技巧。作为村里首批种植苤菜的“领头羊”,他早已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种植经验。

“岩胆书记懂得多,跟着他种苤菜,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收入也越来越高了。”勐梭镇勐梭村四组村民岩相义说。

2021年起,岩胆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带头在村寨里开农家乐,还尝试出售新鲜生猪肉、牛肉、蔬菜,开早点店。西盟佤味牛皮成为大众喜爱的美食时,他敏锐地抓住商机,带领部分村干部到澜沧县考察学习苤菜种植技术,并率先种植了5亩苤菜。在他的动员下,不少农户也纷纷加入种植行列。通过苤菜种植和种苗售卖,他带动了5名群众实现本地就业,引领群众种植苤菜20多亩,让大家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

图片

岩胆坚信“党建强,则事业兴”。他依托辖区11个党支部,积极探索“党组织+集体经济+合作社+平台就业”模式,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径。2023年以来,通过村劳务合作社承租县委党校固定资产管理权,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等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2024年,分红20.8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切实让村民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岩胆书记总是以身作则,带着我们一起干,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好,大家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勐梭镇勐梭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欧香恩说。

图片

勐梭村是汉族、佤族、拉祜族、傣族等多民族聚居之地。岩胆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视为己任,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理论宣讲等工作。

他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目标,推行“一站式”多元化调解中心工作模式,建立“代表+网格”矛盾调解机制。近年来,成功化解了131起婚恋、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9%,构建了人大代表参与助推基层治理的“勐梭样本”。

“岩胆书记把我们的事情放在心上,有矛盾找他,总能得到妥善解决,有他在我们很安心。”勐梭镇勐梭村九组村民欧嫩相说。

图片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岩胆激动不已,积极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万家”宣讲活动。他以“双语”形式,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精神等送到群众身边,累计开展宣讲31场次,覆盖群众1.2万余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勐梭村落地生根。

在勐梭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岩胆用汗水与智慧,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着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他说:“我会继续扎根在这里,依托我们村的特色,挖掘更多发展潜力,带领大家把日子过得更有奔头,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勐梭村绽放得更加绚烂。”相信在岩胆的带领下,勐梭村必将在新的征程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记 者丨陈龙汝男)


本文来源:西盟云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绿美西盟丨西盟:从生态颜值到乡村振兴 美了乡村 绿了幸福景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西盟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21  视听许可证:125420039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龙潭路245号 电话:0879-8343700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