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约是勐梭镇秧落村六组的组长,第一天看见扎约的时候,他带着头灯,拿着手电筒来接我们入户开展工作。在核对数据工作中,扎约打开手机熟练的翻阅电子表格和信息材料,动作麻利,思路清晰,大家对扎约组长刮目相看。
扎约今年45岁,出生在秧落村六组爬窝地寨,这是过去村里出了名最穷的寨子。想起从前的日子,扎约说家里空荡荡的,像样的碗筷都没有,更不要提家具,那时候经常带着老婆和孩子到勐梭镇去赶街,10多公里的路都是用走的,那时候老婆说过:“我们能坐车就好了!”这句话一直刻在扎约这个当家人的心里。
探寻产业发展的“奏鸣曲”
“要发展产业,才有好日子过!”扎约在心里暗下决心。看到其他条件好一些的寨子都在种植茶叶、甘蔗,搞养殖,扎约也开始学着尝试种甘蔗、养黄牛。
人勤地不闲,扎约带着全家人一起努力,茶叶有了,甘蔗有了,还饲养了黄牛。扎约满心期待的好日子眼看就要来了,扎约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扎约家种下的甘蔗,因不适应高海拔生长,长得又高又瘦,亩产只有1吨多,砍收时,因公路不通,要用人力抬过一个大山坡装车,苦不堪言;饲养的黄牛,缺乏养殖技术,母牛两年才生一个崽,公牛饲养周期长,销售价格和饲养成本相差不大……
“看起来挺热闹的,好像什么都有了,一算账,我们家还是那个样,日子太难了,我自己也不知道出路在哪里。”扎约说。
面对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扎约心里的压力更大了。想让老婆过上坐车赶街的日子的想法成了他心里的一个“死结”。
扶贫好政策的“协奏曲”
2015年,县里启动安居房建设,扎约家很快盖起了新房,刚搬进新房。着实让扎约乐了好几天,但看着新房里除了有几张破床和几袋粮食外,房间里空空荡荡。除了政府补贴的4万元,自筹款要还,要筹钱买家具,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老问题又来了,扎约再也高兴不起来。
建设安居房的好政策来了,其他的扶贫好政策当然也来了,扎约的苦恼终于有了解决的出口。
县里开始推广母牛养殖项目,建档立卡户每户能享受政府6000元的母牛养殖补贴的扶持,饲养母牛,技术人员上门进行养殖培训,手把手教科技养殖的技术,还普及冻精改良牛种的养殖方式,扎约就是第一批跟着走,并且跟得上的群众。通过人工授精繁育出来的西门塔尔和本地小黄牛的杂交牛,体型大,毛色好,群众既可以直接销售断奶后的小牛,也可进行1年左右的饲养再销售。怎么算,养殖收益都是从前的3-4倍。扎约家这5年大大小小一共卖了18头牛,增收10多万元,扎约买了摩托车,买了家具。
同时,甘蔗产业的好政策也来了,首先,政府解决的就是甘蔗的品种问题。
在县里的统筹下,勐梭镇秧落村引进高海拔甘蔗新品种,指导群众进行换桩栽种,并且进行了全膜覆盖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培训,预计甘蔗的亩产可以至少翻5倍。但是问题也出现了,已经吃了种甘蔗亏的群众怎么也发动不起来,大家不愿意再种甘蔗。扎约深信党的好政策,更是对政府有信心,他道理听得明白,自己也想得通透。
“就是因为我也种过,知道我们以前种的甘蔗品种不适合,所以产量低,现在政府引进的是新品种,还教了新技术,这个产业会好的!我是党员,还是组长,我带头拿出自己所有地来种甘蔗!” 扎约在群众会上即做了工作,也做了表态。
经过不断地宣传发动,组长带头,乡贤带头,群众也纷纷响应了,高海拔甘蔗种植项目终于落地,第一年砍收的亩产平均是6吨,当年扎约家种了23亩,收入5万多元。
2.0版新西盟里的“交响曲”
2018年,西盟县在直过民族地区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全县进入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发展篇章,开启了全力打造脱贫后的2.0版新西盟的征程,扎约也有了他新的规划。
“我家买个大车吧!”扎约说完这句话,全家人都呆住了。扎约反而笑开了:“我们现在日子好了,都有存款了。钱留着不会变多,要投资,要发展。现在种植甘蔗的农户越来越多,政府都修通了生产路,很需要车拉甘蔗,我们家买一辆车给儿子跑运输,再说有了车,拉什么都可以的。”
妻子默默点头,儿子扎儿在父亲的督促动员下,认真踏实地考了驾照。2019年8月,扎约抓紧卖了几头牛,把存款加上,又和亲戚朋友借了些钱,把一辆23万的货车提回了家。车子回家以后就没有停过,到了今年的5月,扎约家跑运输收入了将近10万元。
在2.0版的新西盟里,扎约的家乡秧落村,绿油油的甘蔗节节高,蔬菜水果满箩筐,鸡猪牛羊圈满仓,群众齐心奔小康。秧落村正像西盟的其他村寨一样,努力奋斗着,绘就着乡村生活的新画卷。
“我非常感谢我老婆,过去家里太穷她也没嫌弃我。现在政策好,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我老婆已经坐上了自家的车,接下来,我想带她坐飞机出去旅游,她想去哪里,我都陪着她。”扎约说。
(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杨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