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西盟新闻 专题报道 文化旅游 文明之窗 社会事业 党的建设 平安西盟 佤山文艺 图说佤山 音频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木鼓网 >> 佤山文艺 >> 正文
 

佤山文艺丨那条叫民胜街的大道

来源:西盟木鼓网 时间:2025/1/10 11:29:32 点击:176

 


民胜街其实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只是两边分布了县城的许多部门。民胜街的起头是县外贸公司,这是县城最北端的单位,一条小路从这里通向莫窝,终点是山脚下县城最南端的单位县一中。从街心花园的百货大楼开始,如果放一个圆球,它可以一直滚到向阳大队的一村或是更远的地方。

民胜街全长906米,宽16米。街道两边分布着众多的单位:县外贸公司、农业银行、财政局、工商银行、新华书店、百货大楼、邮电局、粮管所、商业局、缝纫社、糕点厂、食品公司、勐卡饭店、派出所、医院、电影公司、图书馆、文化馆、电力公司、妇幼保健院、防疫站、县小学、县一中。

计划经济时代的商业局属下的百货公司,那是个非常吃香的单位,所有生活物资都统一在这里售卖,能到里面上班那可是非常了得的差事,曾经有乡领导对村社一级的学校教师说,好好干,干好了提拔你到乡供销社当售货员。百货公司售货员那是好岗位,收入不错,干活不用风吹雨淋日晒。

那个粮油肉糖烟酒布肥皂等都靠计划供应的时代,一切都凭票购买,我们工作人员是一个月27公斤大米,四两油,一斤肉。大米一公斤一角三分八厘钱,每月供应量里有30%的杂粮。食品公司提供的每人每月一公斤的肉,那是从四川拉来的冰冻肉,一元三角一公斤,好多时候我们是手里有票而店里无肉,一到供应肉的那两天,因为上课没有时间去挤,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养成顺序排队的良好风气,就算有时间你也挤不赢别人。那时人们买肉更多喜欢肥肉,可以多炼点油,不像现在更多的是要瘦肉。1993年4月1日起粮油购销全面放开。

那个时代西盟县城里仅有一个饭店和住宿的地方,饭店叫国营食堂,食宿的旅馆叫国营旅社,下午六点后国营食堂基本上是关门了不再营业,因为这个时候客运班车已到达,就餐人员也是完成了填饱肚子的任务。后来改制,名称叫勐卡饭店。20世纪90年代初在商业局和派出所中间的巷道里有了第一个叫玉溪小吃的小吃店,专门提供夜点。后来,这家小吃店的主人吴家寿扩大了经营规模,将小吃店开成了玉溪饭店,地点在新华书店的隔壁,可容纳百人以上的婚宴。1986年县里将这块328平方米的国有土地以每平方米150元的价格划给玉溪人吴家寿建盖玉溪饭店,使用年限为20年,县里收取土地使用费4.92万元,这是西盟县国有土地有偿有期使用的首次尝试。以后天天小吃、粮丰饭店等个人经营的小饭店逐渐多了起来,整个县城的经济和文化逐步繁荣。

那个时候娱乐的方式少,1980年12月竣工的投资42万元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1047个座位的电影院便成了更多人的选择之地,一张票两角钱,好多时候也是一票难求。特别是放映《少林寺》《霍元甲》等电影的时候更是把影院挤得水泄不通。购票时人们不知道什么叫排队,力气和方式成了购票的主因,像我们这等人只能是望望人群。

1981年县文化馆创办了《佤山》(季刊)杂志,1994年8月划归县文联管理。一年四期,开始创办时用蜡版刻印,主要工作靠几位热心者的业余时间无私奉献,他们是钟成学、王文灿、李正新、朱光明、郑坚、高立旗等,这些文学爱好者们继承了如彭荆风、公刘、刘源植、李钧龙等老一辈佤山文学创作者的良好作风并开创了佤山新时代的文学之路。

 

 
 文章评论:


请文明论评!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西盟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2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龙潭路245号 电话:0879-83420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