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佤山资讯 通知公告 党建信息 文化旅游 文明西盟 专题栏目 音频视频 热点转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佤山抗日自卫总队

来源:普洱网 时间:2025-07-16 阅读:

1942年5月,日军从缅甸向中国滇西进犯,于当年夏天进犯佤山地区,日本飞机多次轰炸孟连、澜沧、思茅等地,思普区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为了组织武装力量抗击侵略军,1942年秋,中共中央南方局派中共党员、《新华日报》记者江枕石以商人身份到澜沧深入佤山边境未定界的勐茅(新地方)、敢散、莫咧、敢色、业烈、南亢武、蛮盾等佤族部落村合进行社会考察,认为凭借时任澜沧县保安大队长的地方实力人物、爱国人士罗正明的声望、财力和武装力量,可以组建一支抗日武装,在江枕石等人的鼓励下,罗正明同意在佤山组建游击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4年夏,驻防滇西的国民党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任命罗正明为南佧佤山区自卫队司令,罗正明所率的保安自卫大队称佤山自卫队。为取得佤山十七王的支持,罗正明率领的游击武装进驻佤山,与西盟佤族土司代办李扎体会晤,达成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共识,并在佛寺喝咒水盟誓。罗正明专门拜会佤山十七王以及大小头人,在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后,在允恩召集1000多人,举行剽牛盟誓大会,同饮咒水,庄严盟誓:誓死团结抗击日寇,永不反悔!

1945年2月,罗正明在允恩成立佤山抗日自卫总队(以下简称“自卫总队”),下辖5个大队,罗正明任总队长,尹溯涛任政治部主任,李晓村任军需主任。部队组建后,广泛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影响不断扩大,思普区一些青年及爱国人士纷纷加入,队伍发展到800多人。罗正明命人在自卫总队营房大门上书写内容为“公孔二山(公明山、孔明山)雄峙,设营其间,以政治开发边疆,建树边疆;沧怒两水(澜沧江、怒江)回环,筑垒于中,用军事充实国防,巩固国防”,横批“还我边围”的对联,表达了自卫队誓死抗日的决心。部队没有政府补给,军需完全靠罗正明的马帮贩运商货所得解决,部队物资紧缺,生活条件艰苦,但官兵们的士气非常高昂。

1945年3月下旬,自卫总队向盘踞在边境一带的日伪军发起进攻。自卫总队兵分三路,中路收复满象,挥戈直指日军指挥中心班阳。南路由孟连跨过南卡江,攻下班散后,西进攻打中弄、南亢武等日军据点,将日伪军逼退回班阳。北路由刘亚南率第五大队从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出发,收复蛮国、班洪等日军占领地后,在北上的两个大队配合下攻打新地方日伪军指挥中心。三路雄师所向披靡,侵略者闻风而逃,自卫总队顺利开进,对班阳形成东、北两面夹击之势。紧接着自卫总队乘胜前进,在班阳土司的配合下,直捣班阳。各地土司头人也率部配合自卫队作战,将日伪军赶过滚弄江,收复了佤山南部及十七王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英国政府无视中国政府主权,公然将佤山地区划入“英缅版图”中的英属殖民地缅甸佤州,并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逼迫佤山抗日自卫总队退出佤山。国民党政府迫于英国政府的外交压力,说自卫总队有被共产党“赤化”的嫌疑。10月,国民党政府下令解散自卫总队。1946年初,自卫总队在南糯山与英国牧师永享乐率领的来犯英军决战,打得敌人溃不成军,狼狈而逃。

1946年3月,佤山抗日自卫总队在国民党政府的压力下被迫解散。自卫总队解散后,罗正明、刘亚南、李晓村、尹溯涛等继续寻找共产党组织,又投入共产党领导的反蒋武装斗争。

佤山抗日自卫总队在思普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思普区的胜利成果。(普洱党史)

本文来源:普洱网 
 
 上一篇: 思普区抗日救亡运动
 下一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普正发:战火硝烟中的少年兵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西盟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2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龙潭路245号 电话:0879-8343700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