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佤山资讯 通知公告 党建信息 文化旅游 文明西盟 专题栏目 音频视频 热点转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党的二十大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西盟县特色宣讲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

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李明丽 文/图 时间:2023-08-13 阅读: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走向基层、走进群众,近年来,西盟县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突出实效,服务发展,广泛开展“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定制化“双语”宣讲进村寨

夜幕降临,走进勐梭村村民家,干净整洁的院落,一条条整齐的板凳,便形成一个微型的“讲堂”,大家陆续入座,听“老师们”用汉语、傣语和拉祜语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村规民约、普法宣传等与“幸福勐梭”宣讲相结合,一方面感受文明新风的沐浴,另一方面也在新变化新发展中学习了党中央的政策文件等相关精神。

据了解,这只是“幸福勐梭”特色宣讲的一角,自2020年5月以来,勐梭镇积极打造“幸福勐梭”特色宣讲品牌,宣讲团由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且熟悉佤语、傣语、拉祜语的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理论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等组成,分为理论、政策、科技、法律、文艺、双语、青少年、巾帼、驻村第一书记9支各具重点的宣讲小分队。

宣讲围绕各项主题,结合少数民族群众习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和宣讲重点,全面准确解读党的各项理论政策,阐释各项精神,全覆盖深入各村(居)民小组、田间地头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既“接天线”又“接地气”,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可落实。

“我们针对不识汉字、不懂汉语的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组建‘双语’宣讲志愿服务队,在各乡(镇)少数民族集聚的村组和社区,通过在党小组会、院坝会、田坎会上开设‘红色课堂’等,采取‘汉语+少数民族语言’的方式,将党的好政策、理论翻译成‘土话’讲给群众听、或录制成‘双语’音视频分享给群众学。”勐梭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杨娜说。

勐梭镇每季度组织开展群众“应知应会”大宣传宣讲活动,全镇1016名网格员入驻“幸福勐梭”宣讲团,结合群众早出晚归作息实际,利用群众茶余饭后空闲时间,将党的“好声音”带入寻常百姓家。截止目前,“幸福勐梭”宣讲团特色宣讲围绕多个主题进行了超过千场的宣讲,听众累计8万余人次,成为西盟县激发民智、振奋民心、凝聚民力的抓手项目和品牌活动。

新时代“榜样”宣讲进社区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实干担当成就未来。走进勐梭社区,宣讲团成员魏尧正以“视频+ 故事讲解+专题展览”等形式,和大家分享西盟各行各业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故事,并邀请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的岩他作故事分享。

岩他是西盟公益大使,从事爱心公益事业二十余年,他秉持着“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志愿精神,围绕宣传、组织、举办爱心公益活动等,帮助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特殊学生群体,为西盟爱心公益事业默默奉献。他先后获得“中国好人”“云南好人”“云南向上好青年”“第八届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普洱市第六届道德模范”“西盟县第三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榜样故事催人奋进,榜样也是平凡的人。如果我们留心,身边到处都有值得学习的榜样,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坚定信念、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向我们展示着平凡却伟大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向榜样看齐,学习榜样、争当榜样,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通过聆听身边榜样故事宣讲的西盟县残疾人联合会职工祁坤说。

自西盟县2022年9月启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以来,宣讲团分类别、分批次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站宣讲,他们当中有兢兢业业守护环境的环卫工人、有见义勇为的普通职员、有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的老师等,宣讲内容除先进事迹专题展览外,还有主讲人宣讲模范精神、当事人还原故事谈感受、行业人讲法律政策、听众谈收获,把“基本原理”转化成“常识道理”,把“大道理”转化成“小故事”,让宣讲互动起来,鲜活感人的事迹,真挚的讲述引起大家共鸣。

点单式“上门”宣讲进田间地头

“要如何挖红薯才能不伤藤蔓,从而保证它明年可以继续生长……”蓝天白云、青山为景,在力所乡南下嘎红薯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拉祜语”党课宣讲引得大家连连称赞。力所乡南亢村南下嘎党支部书记娜迫、放暑假回村的大学生和组内村民群众依傍在一起,呈半心圆状,接地气的开始了当天的宣讲活动。

“我已经听过好多次这样的讲课了,讲过党的二十大精神,还讲过各类惠农政策和种养殖技术知识,重要的是用他们的话一说,我就全听懂了,对我发展产业非常有帮助,我的红薯从刚开始的一亩种植到现在的四亩多,为我增加了好多收入。”南下嘎村民扎白说。

为破解农村理论宣讲群众难聚集、宣讲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理解程度参差不齐等问题,力所乡坚持“上门送教,暖心又实用”的原则,探索创新理论宣讲形式,推行“田间地头讲堂”,以“小范围、全覆盖、多频次”的宣讲特点,全力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米”,助推党的创新理论和惠农利农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田间地头宣讲”因其不刻意要求地点人数,也不耽误农忙时间,通过“拉家常”式宣讲,形成“田间地头处处是讲堂、茶余饭后时时是课堂、方言土语句句进心堂”的宣讲氛围,真正达到“宣讲一户、带动一组、辐射一片”的宣讲效果。

“‘田间地头宣讲’非常受百姓欢迎,通过上门宣讲,不但达到了预期的宣讲效果,也进一步拉进了干群关系。下一步,我们要扩大覆盖面,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农政策送到更多百姓身边。”南下嘎党支部书记娜迫说。

近年来,西盟县依托各类文化资源,创新开展点单式按需“上门宣讲”、榜样宣讲、“双语宣讲”、歌舞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理论宣讲,宣讲根据不同行业组织、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入社区、企业、乡(镇)、学校及田间地头等,全面覆盖,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创新理论和符合群众需求的各项好政策有滋有味、有趣地传递给寻常百姓家,真正做到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形式多样、深入浅出的讲解,将理论宣讲从电脑屏幕搬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宣讲更加“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本文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李明丽 文/图 
 
 上一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西盟县2023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万名党员进党校”重点班培训顺利结业
 下一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力所乡:“芦笙”宣讲团持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西盟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2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龙潭路245号 电话:0879-8343700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