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党建引领】翁嘎科镇龙坎村:增收致富“黄金果” 鼓起百姓“钱袋子”
来源:西盟县翁嘎科镇 岩江 时间:2025-11-14 阅读: |
深秋的翁嘎科镇龙坎村,咖啡与牛油果套种基地里绿意盎然,饱满的牛油果在枝叶间探头探脑,村民们穿梭林间,忙着修剪枝叶、田间管护、采摘果实……这幅“林下生金”的忙碌图景,正是龙坎村党建引领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作为西盟县“小而精”“小而特”产业布局的关键节点,龙坎村锚定独特资源禀赋,让牛油果这颗“森林奶油”,蜕变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龙坎村牛油果产业的崛起,始于对生态与土地资源的精准“拿捏”。牛油果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国内适宜种植区凤毛麟角,而龙坎村温润的气候、错落的山地,恰好契合其生长刚需。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咖啡、茶叶种植基础,创新探索“咖啡+牛油果”“茶叶+牛油果”“百香果+农作物”等套种模式——既让林下空间“物尽其用”,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又依托原有种植基底降低产业起步成本,实现“一地双收”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产业能落地,模式是关键。”龙坎村党支部书记岩纳一语道破。沿用“企业带动、农户跟进”发展路径,引进专业企业提供优质种苗与全流程技术支持,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保底回收等多重联结机制,让村民稳稳拿到“三份收入”: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自主种植得奖金。这种模式彻底打消了村民的种植顾虑,像村民叶来一样,一边打理自家的经济作物,一边在牛油果基地务工,两份收入兼顾家庭,日子过得愈发有奔头。
技术护航,让“外来果”扎下“本地根”。针对牛油果种植技术门槛高的痛点,邀请了企业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选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地培训。同时,建立全镇牛油果标准化技术交流群,实现农技专家“24小时在线答疑”,确保种植户既能“种得活”,更能“种得好、管得精”。专业支撑为套种模式优化、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动力,让科学种植的理念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2022年6月种下的首批200余亩牛油果,今年就能投产!”基地负责人邓宗同满脸欣喜。经科学培育,今年预计产果80余吨,产值可达120万元,还将为本地提供140个务工岗位,较去年增幅显著。龙坎村的牛油果,以果形圆润、口感绵密、营养丰富的优势,逐渐赢得市场认可。如今,龙坎村的牛油果产业已从试点套种,稳步迈向规模化发展,为全镇高原特色产业布局点亮了“指路明灯”。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翁嘎科全镇牛油果种植面积已增至2500亩。按照发展规划,三年后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量最少可达1000吨,产值预计将突破1500万元,将持续带动村集体与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望着枝头日渐饱满的果实,村民们眼里满是期待:“跟着技术学、跟着企业干,从‘引进来’到‘长得好’,从‘小面积’到‘大效益’,这‘小绿果’肯定能变成‘金果果’!”从探索套种模式到构建完整产业生态,翁嘎科镇用一颗牛油果,破解了龙坎村产业发展的难题,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这个长周期、高价值的特色产业,正像一盏明灯,照亮佤族群众的致富路,在佤山深处绘就出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美好画卷。(供稿: |
| 本文来源:西盟县翁嘎科镇 岩江 |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清廉西盟丨“全程问效” 西盟县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
| 打印 | 关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