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党旗映红阿佤山 西盟县5383名党员筑起边疆民族地区“红色堡垒”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5-07-01 阅读: |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西盟县作为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在这片传唱《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土地上,514个基层党组织、5383名党员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组织网络,少数民族党员占比达83%。 近年来,西盟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实施“党建+”工程,通过培育党建示范点、选树先锋典型等方式,探索出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径。 6月末的佤山晨曦中,西盟县东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绿树成荫。党总支书记叶花早早摆好座椅,等待社区党员来临。 “今天咱们聊聊怎么让‘党员责任田’更肥沃!”她笑着招呼陆续到来的党员。老党员岩大爷提议:“要加强社区安全管理的建议。”话音未落,年轻党员欧嫩相立即掏出笔记本记下——这是社区每月“民生座谈会”的寻常一幕。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吹响“攻坚号角”。近年来,东城社区突出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构建了多元共治、协同共治、互动共治、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东城社区共有6大片区178栋居民楼,情况复杂、人口众多,社区工作人员却只有9人。”东城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叶花说,面对人少事多的局面,如何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成为社区面临的一大难题。 “东城社区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同时,把党建融入网格管理、志愿服务、养老服务、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社区的治理能力。”叶花说,社区通过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支撑+群众主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用好“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以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丰富“三双”活动、开展“点单服务”为载体,推动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组建社区先锋志愿服务队,发动在职党员、社区老年人、青年志愿者等力量,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联建共建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 除此之外,党员们也主动挑起大梁,向基层治理发起冲锋。在日常生活中,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性原则行事,关心群众,传播正能量,提高学习能力,团结协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在东城社区,叶花既作为党总支书记带领党员队伍冲锋在前,同时也以普通党员身份扎根群众之中。十年如一日地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理念,与社区党员们共同深耕基层沃土。 在东城社区的街巷里,总能看到叶花的身影,时而握着电话耐心倾听居民的琐碎烦恼,时而穿着红马甲弯腰清理角落的垃圾,时而又坐在留守儿童家中轻声辅导作业。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21年来她始终扎根基层,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调解能手”“爱心妈妈”。在她的带领下,东城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增强,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正如她常说的:“党员就像一盏灯,照亮的地方多了,群众的路就亮了。” 像叶花这样的基层党员还有很多。党员四妹每天穿梭在街巷之间,用心解决300多户居民的“急难愁盼”。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有‘实’的做派。”四妹是一名普通的党员,走街串巷,上门入户,她每天忙碌在基层管理的300多户家庭的“家长里短”中,“要把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她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基层党员的共同心声。 清晨的阳光洒在西盟阿佤山上,党徽闪耀着光芒。在这里,一个个基层党组织正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一名名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为西盟县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力。(记 者丨李毅 岩三) |
本文来源:西盟云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清廉西盟丨以“镜”为鉴 守牢廉洁自律底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