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西盟:写好“销”文章 持续提升供销合作社服务质量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4-12-12 阅读: |
冬季,西盟迎来了咖啡采摘期,力所乡南亢村咖啡种植园内一片欢声笑语,一簇簇的咖啡红果挂满枝头,咖农穿梭在排排咖啡树丛忙碌采摘咖啡鲜果,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随着咖啡鲜果的陆续开采,合作社每天鲜果收购量在1吨多,高峰期能够达到每天7吨左右。”天源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四妹说。 傍晚,天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咖农聚集,满载鲜红饱满的咖啡鲜果前来售卖,一袋袋鲜果检查、上称、入水洗池......等待被加工“上市”。 “现在,我们有完善的加工链。销售成为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张四妹介绍,为促进咖啡销售,天源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22年加入县供销合作社以后,农户只需要负责“照顾”好田地,企业只需要“加工”好产品,就能足不出户地把家乡的农副产品销往各地,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一直以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乡村群众持续增收势头,促进共同富裕,西盟县积极发挥县供销合作社助农增收作用,着力在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在“销”字上做文章,线上线下齐发力,不但拓宽了县域内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也让农户“钱袋子”鼓了起来。 “如今,村里的咖啡鲜果不愁销路,茶叶、坚果等也通过供销合作社进行销售。”力所乡南亢村富倮组咖农娜思家的咖啡林里,枝繁叶茂的咖啡树上,咖啡鲜果红绿相间。娜思身背背篓穿梭于咖啡树间,手指翻飞,快速且精准地将红艳艳的咖啡鲜果采摘入篓。 “咖啡鲜果采摘后,就直接销售到合作社,很方便。”咖农娜思从事咖啡种植已经10余年,3亩咖啡种植地,每年都能够为她家带来近22000元的收入,娜思说:“今年的咖啡鲜果收购价每公斤比去年高了2元,收入很可观。”
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西盟县还依托县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西盟佤寨进出口有限公司,开展优质特色产品品牌化、市场化营销,培育塑强“佤寨优品”等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特色产品品牌,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截至目前,共开展“供销集市”2场次、县内外展销4场次、直播1场次,并积极与县内县外以及东部地区(中国旅游集团)对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农副产品订单8792余份,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共销售县内农特产品206.9万元。
“中心销售的农特产品,米荞、咖啡、有机茶等应有尽有。”走进西盟县农民合作社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销售人员尼勇正向客户介绍本土农特产品。货柜上,农特产品琳琅满目,西盟米荞、佤山有机茶、冬瓜猪肉制品、蜂蜜、佤族织锦等特色产品成为了热销货。销售人员尼勇说:“我们销售的产品绿色生态,价格公道,吸引了很多当地人和游客前来购买。” “供销合作社为农产品搭建了便捷的销售平台,让农户不再为销路发愁。”西盟佤寨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双介绍,过去,西盟县很多农产品因为受到物流和销售渠道的制约,普遍存在销售难的问题。如今,通过供销合作社搭建的平台销售,能够获取到更多的订单,帮助企业和农户实现农特产品的销售,把优质农产品推广给全国各地。
下一步,西盟县将不断壮大县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强化经营功能,稳步推进乡(镇)村两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工作,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基层社,筑牢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并积极推广农产品品牌,搭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为农业产品进城市搭建畅通便捷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扩大内需,持续推进“数字供销”建设。(作者:李 毅) |
本文来源:西盟云 |
上一篇:
现场教学+实操竞赛 西盟县举行第二届应急广播“勐挺挺杯”技能竞 下一篇: 实地观摩!现场学习!勐卡镇举办甘蔗机械种植现场培训观摩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