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佤山资讯 通知公告 党建信息 文化旅游 文明西盟 专题栏目 音频视频 热点转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佤山资讯
 
西盟:‌白发映初心 一位69岁老人的文化坚守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5-11-27 阅读:

“秋收时节到啦!拉祜族的姑娘小伙们,金黄的稻穗铺满山坡,咱们丰收去咯!这路好得没话说,是党给咱铺的,丰收不忘共产党,幸福日子长又长……”

在初冬微寒的清晨,西盟县广电住宿区楼宇间,总回荡着一曲婉转悠扬的拉祜“小调”。69岁的县文化馆退休职工娜发,用歌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将对党的感恩化作旋律,将52年深耕民族文化传承的坚守娓娓道来。从三尺讲台到文化舞台,从灶台到国际展演,这位“银发志愿者”以退而不休的执着,将佤族小调、拉祜民歌化作跨越国界的文化纽带,用舞步丈量传承深度,以白发辉映信仰光芒,谱写着边疆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

图片

娜发曾是人民教师,为传承家乡民族文化,转入文化单位,成为一名民族文化“宣传员”。37年职业生涯里,她将一首首民间歌曲搬上舞台,佤族小调、拉祜民歌……在她厚厚的笔记本中,记满了多年上山下乡收集整理的民间歌曲。

“小时候常常听母亲唱歌,那些旋律如清泉流淌,让我萌生了传承的念头。”娜发抚摸着泛黄的笔记回忆道。

2009年娜发退休时很彷徨:“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但仿佛有个声音在告诉她:“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文化传承是我的使命,即便退休了,这份责任也不能放下。群众需要民族文化,我就该继续走下去。”娜发坚定地说。

图片

然而,生活总会遇到波折。2022年,娜发的老伴突发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儿女忙于工作,她独自照料老伴,厨房成了“排练场”。日常中,她总是边熬汤药,边用手机播放旋律构思舞蹈动作。娜发说:“那段日子最难熬,但教学不能停。”

“她不仅义务教学分文不取,对丈夫的照料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老年大学学员娜克感慨道。

每天,娜发奔波于老年大学与家之间,娜发一面授课,一面照料老伴。作为曾经整理民族舞蹈图谱的文化工作者的她,将专业融入教学,不断汲取新知识,把“文化养老、文化惠老”视为己任。2023年她被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评为“最美银发志愿者”,2025年被评为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近五年来,她带领学员完成县级以上文艺演出48场次、展演节目91个、组织参演2900余人次,指导开展柔力球、健身气功等活动330场次,吸引学员7.4万余人次。在她的影响下,女儿也加入兼职教师队伍,她常说:“老年人的舞台不该止步于此,应走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传到西盟。娜发在边境村老年大学教学点手把手教学,结合亲身经历,用“民族团结盟誓塔”“西盟区政府遗址”等“小故事”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道理”。她带领“银发逐梦志愿服务队”深入村村寨寨,传播“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的嘱托,教育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当年先辈们用生命立誓,我们更要继承先志,让铮铮誓言在木鼓里回响!让西盟的民族团结故事和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娜发坚定地说道。

图片

白发映初心,夕阳无限好。娜发把老年大学当作“家”,把义务教学当作事业。过去围着锅台、儿孙转的老年人,如今成了活跃在边境一线的文艺轻骑兵。近年来,她带领学员创作的文艺作品深入基层、跨越国界,登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际舞台,斩获3项国际奖项、3项省级荣誉和14项市县级表彰。

如今,这位69岁的老人,正用舞步丈量文化传承的深度,用“退而不休”的执着,谱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边疆赞歌。娜发总说:“会跳舞的人不会老,只要还能动,就要把民族歌舞传承下去。”这,或许就是民族文化守护者最动人的告白。(记 者丨李毅)


本文来源:西盟云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精准对接谋合作 携手共赢促发展 张光魁率队赴北京开展精准招商考察活动
 
 
 
打印 |  关闭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西盟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21  视听许可证:125420039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龙潭路245号 电话:0879-8343700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