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线看发展丨西盟:一枚坚果绿了青山 富了边疆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5-11-19 阅读: |
青山环抱间,万亩坚果树郁郁葱葱,饱满的青果压弯枝头;山间产业路上,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承载着群众的致富希望。“十四五”收官之际,西盟县以一枚枚澳洲坚果交出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亮眼答卷,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片边疆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6年,西盟县翁嘎科镇龙坎村英布龙上组借助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种下1000亩澳洲坚果树,开启了龙坎村与坚果的不解之缘。然而,产业起步之初便遭遇瓶颈,“我们都是自家管自家的树,没技术也没方法,果子结得少,产量不是很理想。”龙坎村英布龙上组组长岩外的话语,道出了早期种植户的普遍困境。2023年,这片坚果林初步进入挂果期,但因村民缺乏专业培训、管理不到位、后续投入不足,产业效益始终不明显。
困境中寻突破,探索中谋发展。翁嘎科镇没有止步,而是主动破局、对症施策。2024年7月,龙坎村与西盟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敲定为期20年的“1000亩澳洲坚果托管抚育项目”,启动为期三年的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项目创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带动+村组管理+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由西盟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全权托管政府项目种植的澳洲坚果树,严格落实“统一管理技术、统一采收时间、统一采收规范、统一采收质量、统一采收秩序”的“五统一”标准,从根源上解决了散户种植的技术短板和管理难题。在利益联结机制上,当地63户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及现有果树入股,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实现稳定增收。据测算,待坚果林进入丰产期后,每年总收益可达196万元,户均收益约3.1万元。从“散户粗放管理”到“企业专业托管”,从“效益不明显”到“户均增收3万元”,翁嘎科镇通过模式创新破解了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瓶颈,让边疆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与龙坎村的摸索同步,西盟各地的坚果种植户们也在不断尝试。“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我们永广村澳洲坚果在面积、产量上已逐步形成规模,全村户户种坚果,现有初挂果澳洲坚果80亩,今年产量预计能达七吨多。”新厂镇永广村党总支部书记岩刀来说。 五载耕耘,春华秋实。从零星“试验田”到连片“致富林”,西盟县立足山区资源禀赋,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现代林业与澳洲坚果产业深度绑定,蹚出了一条山区产业发展新路径。昔日散落在山间的坚果林,如今已成长为连绵起伏的“致富林”,成为驱动群众增收、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色引擎”。
在中课镇班箐村1600亩坚果基地,高效节水灌溉系统遍布林间,蓄水池、输水管网、滴灌设备构成的灌溉网络,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 “自从装了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不仅坚果产量连年翻番,每年还能节约人工成本15万元!”云南中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灿柏说。
技术赋能之外,机制创新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西盟县林业和草原局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核心思路,将陡坡地治理、国土绿化与产业扶持项目有机融合,系统推进澳洲坚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联动模式,节水灌溉、提质增效、托管抚育等惠民工程落地见效;探索“村集体+农户+企业+国资”四维联农机制,推行托管抚育模式,让农户全程参与产业发展、共享收益。
为进一步激活山地经济潜力,西盟县大力推广“坚果+咖啡”“坚果+茶叶”立体套种模式,让“一块地”实现“两份收入”。套种技术的普及,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云南中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推进“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新种坚果林推行“一地两种”,延伸产业链,还筹建坚果加工厂,对收购的坚果进行去皮、开口、烘干、包装,助力产品走进超市、销往外地。 套种模式让农户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力所乡力所村茨米竹二组村民扎克算起收入账满脸自豪:“我家种了8亩坚果,6亩套种咖啡,坚果产量3吨,收入2万多元,摘完坚果又能摘咖啡,一块地一年两笔收入。”
在西盟县,超过半数的坚果种植户都采用套种模式,玉米、花生、水果等农作物与坚果树共生,路旁、宅旁、村旁等闲置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率和地力大幅提升。如今,全县坚果挂果面积已从“十四五”初期的零星分布扩展至1.6万亩,预计2025年总产量将突破1500吨,产值可达2700万元。
产业链的延伸升级,更让“西盟坚果”完成了从“原料”到“品牌”的蝶变。2021年入驻西盟县的云南好仁坚果开发有限公司,是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及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企业。往年因无自有加工厂,收购的坚果只能找代工粗加工;2024年,依托沪滇协作帮扶项目,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综合加工区,实现“当年建设、当年达规”。在沪滇协作机制助力下,企业引进精深加工生产线,实现从脱青皮、调味开口到品牌包装全流程升级,2024年成功与良品铺子、味滋源等国内头部零食企业签订长期订单,推动西盟坚果从初级“原料输出”向高端“品牌输出”战略转型,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坚果种植基地5.3万亩,覆盖农户6300余户,带动就业1.2万人次,累计发放劳务收入超3000万元。
从荒山秃岭到“坚果梯田”,从种植户散卖到品牌统一销售,在这条从生态治理到产业振兴的跨越之路上,西盟县用实践证明:守护青山,就是守护家园;发展产业,就是播种希望。“十四五”的五年,是西盟县林业与坚果产业从探索到成熟的五年,未来,西盟县将继续在这条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每一棵坚果树,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年轮印记。(记 者丨魏妮楠) |
| 本文来源:西盟云 |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施文艳走访慰问百岁老人 授予“长寿之家”牌匾 |
| 打印 | 关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