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西盟:“网格+N”模式赋能乡村治理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5-09-27 阅读: |
近年来,西盟县新厂镇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创新推出“党建引领+网格支撑+边境管控+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通过“网格+N”联动机制,将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发展、绿美建设、边境稳定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固本强基:党建引领激活基层“红色引擎” 新厂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构建“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的治理格局。通过实施“扩先、提中、治软”行动,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推动全镇5个党总支、36个党支部实现晋位升级。2023年,永广村一组获评市级规范化示范党支部,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标杆。 “我们要求党员干部学在日常、做在平常,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让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动’起来。”新厂镇党委书记艾应峰介绍,通过压实责任链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联防联控:五位一体筑牢边境“安全防线” 针对边境地区治理难点,新厂镇创新推行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机制,构建“三个三”防控体系,即三级联动(镇、村、组)、三防融合(人防、物防、技防)、三巡结合(日巡、夜巡、专项巡)。通过党政班子成员挂联抵边联防所、联防员与村组干部结对巡逻,实现边境管控“无死角”。 2022年以来,全镇共建成4个公共法治文化阵地,创建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各1个,3个抵边联防所获评县级强边固防先进集体,10名个人荣获表彰。同时,以“综治中心+网格”为依托,推动“网格+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绿美建设”等多领域联动,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在永广村率先启动,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善调善治:网格化管理织密“平安网络” 聚焦“和谐村庄”“平安村庄”建设,新厂镇推行“三勤网络”管理法(勤排查、勤宣传、勤服务),整合网格员力量开展拉网式巡查,弥补警力覆盖盲区。针对多民族聚居特点,网格员采用“佤语+汉语”双语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调解矛盾纠纷。 “我们定期开展‘敲敲门’结对服务和电话关爱,及时化解潜在风险。”镇综治办负责人潘成涛表示,通过网格化精准服务,全镇实现命案防控5年零发生,警情数、案件数、矛盾纠纷数连续3年下降,偷引带案件连续2年清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紧盯产业:“党建+产业”激活增收“新动能” 新厂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构建“三量齐增”产业格局,通过良种良法提升“蔗、荞、茶”传统产业存量,依托龙头企业拓展“牛、林、果”新型产业增量,整合资源催生瓜果豆等短平快产业变量。2024年,全镇5个行政村实现冬农产业全覆盖,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2万亩,肉牛存栏3652头,澳洲坚果、米荞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超万亩。 “我们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开发。”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怡辰介绍,目前全镇已形成“长中短”结合的产业体系,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拓宽了增收渠道。 打好品牌:民族团结凝聚“向心力” 新厂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安装71块宣传标识、27座主题雕塑、30座升旗台等,营造浓厚的爱国守边氛围。2023年,新厂镇及新厂村获评第五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边民“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意识显著增强。 “我们通过‘国旗工程’、边境文化长廊等载体,让国家意识、国防意识深入人心。”镇基层党建办罗万忠表示,如今,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 治理成效:乡村焕新颜 群众增福祉 通过“网格+N”模式的持续实践,新厂镇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自2021年以来,矛盾纠纷年均下降15%,违法犯罪案件减少30%,村庄绿化率提升至45%,群众人均收入较五年前增长40%。“现在路宽了、灯亮了、环境美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网格员岩保感慨道。 从党组织强基到边境线稳固,从矛盾纠纷化解到特色产业兴旺,新厂镇以“网格+N”为抓手,让基层治理既有“精度”又有“温度”,既守牢了“平安线”又拓宽了“致富路”。如今的新厂镇,矛盾少了、产业兴了、村庄美了、民心齐了,一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阿佤山深处徐徐展开。(通讯员丨陈江泽) |
本文来源:西盟云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西盟县召开2025年县安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部署会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