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西盟县多点发力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 奏响文化惠民新乐章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5-09-06 阅读: |
农家书屋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西盟县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立足各乡(镇)实际,创新“农家书屋+”模式,通过功能升级、服务延伸、资源整合,推动农家书屋从“有书读”向“读好书”“用好书”转变,让小书屋释放出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能量。 聚焦青少年 成长打造“第二课堂” 各(乡)镇紧密围绕青少年的需求,将农家书屋打造成假期里的“成长乐园”。 中课镇探索“农家书屋+青春导师团”模式,整合资源将书屋升级为“阅读+学习+娱乐”复合空间,西部计划志愿者用“数字游戏”“趣味讲义”辅导课业,镇青年干部开设篮球、绘画等特色课程,还通过“小桔灯”亲子阅读等活动,让阅读变“主动探索”。 勐梭镇联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凝聚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等力量,推出涵盖阅读分享、手工制作、安全教育的暑期公益课堂,里拉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春花感慨:“孩子们在书屋里学知识、懂责任,笑得像朵花。” 勐卡镇围绕“护苗”主题,开展“绿色阅读启蒙课”“好书共读分享会”,引导青少年抵制不良出版物,同步提供课业辅导和“文明上网实践营”服务,筑牢青少年成长防线。 力所乡组建60人“守护服务队”,在书屋开设爱心托管班,用拉祜语讲童话、教拼音,每年服务超3000人次孩子,解决家长“看护难”,让书屋成为放学后的“快乐天地”。 精准对接 多元需求传递文化温度 西盟县注重服务下沉,让农家书屋资源惠及更多群体。 翁嘎科镇针对残疾儿童开展“情暖童心,‘书’送未来”活动,前期调研掌握需求,志愿者从书屋挑选适配读物,入户提供“暖心陪伴+精准阅读”服务,融入心理健康引导,还通过“月度图书轮换”计划持续赋能,让知识传递更有温度。 力所乡农家书屋不仅服务于孩子,更成为农户的“农技学堂”,书屋专门设立“农技书架”,3000余册图书涵盖特色产业,配上手绘插图方便老年农户理解,每年邀请专家开“田间课堂”,助力200余户农户增收,咖啡亩均年收入增加3300多元,让知识变成“真金白银”。 激活文化传承功能 筑牢精神根基 农家书屋成为延续文脉、涵养乡风的重要载体。力所乡邀请12名非遗传承人入驻书屋,开设“芦笙课堂”,老人带孩子学吹芦笙、练舞步,让拉祜族文化在互动中活态传承;勐梭镇书屋里,《昆虫记》《中国历史故事》等书籍引发孩子们思想碰撞,在书香中厚植文化自信。 凝聚多方合力 保障长效运转 各(乡)镇通过资源联动、机制创新,为农家书屋注入持久活力。力所乡将书屋融入乡村振兴全局,联动党委、政府、学校、高校等志愿力量,实现文化资源“流动补给”;勐梭镇按照“阵地联用、资源联动、服务联办”思路,统筹多方阵地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下一步,西盟县将持续深化“农家书屋+”模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群众的“精神粮仓”、乡村振兴的“文化支点”。(通讯员丨魏颖颖) |
本文来源:西盟云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西盟县召开创建全国平安边境模范县工作专题会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