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佤山资讯 通知公告 党建信息 文化旅游 文明西盟 专题栏目 音频视频 热点转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佤山资讯
 
西盟:暑期“返家乡”大学生以志愿行动 实现青春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5-08-14 阅读:

暑假期间,在西盟的乡间地头与社区街巷,一群朝气蓬勃的 “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正穿梭于各个角落。他们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这片深爱的故土,以满腔热忱回应着家乡的期盼,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图片

“办公室的灯光亮到深夜,收发文件的指尖磨出薄茧,这些都是家乡给我的‘成长勋章’。”连续两个暑假,肖玉龙的身影活跃在基层办公场所与社区各个角落。

作为公益服务志愿者,肖玉龙的日常工作充实而琐碎。在团县委志愿服务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守在电脑前,撰写文稿、运营“青春西盟”公众号,让更多人看见了鲜活的基层青年故事。傍晚时分,他又会带着扫帚、夹子走进网格区,和社区工作者一起清理卫生死角。

图片

除了工作上的尽职尽责,肖玉龙还积极融入社区生活。他主动走进社区,与老人们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他还会利用休息时间,帮老人们采购生活用品,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连续两个假期的坚守,让我从‘外来客’变成了‘自家人’。”肖玉龙深有感触地说。在与社区居民的相处中,他收获了满满的信任和温暖,也更加坚定了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盟人,这两年每次回家都能看见家乡在变好。能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出一份力,这就是最有意义的假期。”肖玉龙说。

图片

“老师,谢谢你陪我度过暑假,我以后能给你打电话吗?”

“可以啊!可以给我打电话,还可以把你的快乐分享给我……”在勐梭党群服务中心暑期托管班,孩子们围着岩昆老师依依不舍地道别。

图片

这已经是岩昆连续第三年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从大一新生到毕业工作,他的假期始终与社区的孩子们紧密相连。在这里,他是“假期辅导员”,耐心辅导孩子们功课;是“安全宣传员”,用生动漫画讲解防溺水、防诈骗知识;还是“活动组织者”,带着孩子们做游戏、读绘本,让社区服务中心变成欢乐的海洋。

“第三年了,孩子们老远就喊岩昆哥哥,这是最暖心的招呼。”岩昆说,“社区的孩子一年一个样,不变的是他们对陪伴的渴望。”三年来,他陪伴孩子们走过6期托管班,见证了他们的成长。

图片

“这个假期我过得非常充实,岩昆老师每天都认真细心地教我们写作业,还带我们上了预防溺水、消防安全等有趣的课程。”托管班学员左月娴说。

“这三年里,我陪着孩子们走过6期托管班,从大学时的寒暑假到现在毕业工作了,只要社区需要,我都会回来,看着孩子们一点点成长,觉得特别有意义,早已把这里当作另一个家,能一直为社区出力感到踏实的同时,我也积累了一些社会工作经验。”勐梭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岩昆说。

图片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在岳宋乡班帅十组的文化广场上,叶春正带着32名孩子排练舞蹈,清脆的歌声与欢笑声交织成最动人的乡村乐章。

作为岳宋乡班帅青年团的一员,叶春这个暑假格外忙碌。每天清晨,她的假期课堂准时在村委会活动室开课:辅导留守儿童做作业,针对数学、语文等薄弱环节设计趣味教案;教唱红色歌曲,让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发芽;编排童趣舞蹈,让孩子们通过肢体语言绽放自信。

图片

“村里的孩子不仅缺陪伴,更缺展现自己的舞台。”怀着这样的想法,叶春和岳宋乡青年团的伙伴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文艺汇报演出。当孩子们穿着民族服饰自信地站在舞台上时,台下村民的掌声经久不息。

“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芒,就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叶春说,“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带来更多快乐,也为乡村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从办公室的灯光到社区的广场,从课业的辅导到文艺的滋养,肖玉龙、岩昆、叶春三位青年用行动诠释着“返家乡”的意义。

图片

所谓归途,亦是成长之路;所谓奉献,亦是收获之旅。

这个暑假,像他们这样扎根乡村的返家乡志愿者,全县共有61名。他们分散在25个行政村,累计开展课业辅导420课时,组织文艺活动19场次,覆盖儿童1028人次。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创意点亮乡土,用陪伴温暖童心,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沃土中生根发芽,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服务的画卷中,写下属于新一代大学生的生动注脚。

图片

“这些返乡大学生不仅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家人的亲和力,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很多志愿者毕业后都选择回乡就业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共青团西盟县委副书记刀俞斤说。

立秋的暖阳下,西盟的田野街巷因这些青春身影而格外鲜活。他们就像61颗火种,在乡土大地上播撒希望,照亮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在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上,青春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记 者丨魏妮楠 白盟影)


本文来源:西盟云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西盟:无人机“飞防”作业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西盟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许可证: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21  视听许可证:125420039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龙潭路245号 电话:0879-8343700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