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走基层 看振兴丨西盟:日夜守望 边防线上的家国守护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5-04-27 阅读: |
谷雨时节,西盟县勐卡镇娜妥坝茶厂组三级联防所联防队员岩科,带着队伍踏晨露而归。 随着雨水到来,巡边路泥泞不堪,非常难走。岩科脱去浸透汗水的作训服,目光扫过层层叠叠的茶园望向国境线:“我们身后是世代生活的家园,这道防线必须守住。” 近年来,西盟县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将强边固防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牢固树立“专群结合”工作思路,联合涉边力量共同开展强边固防工作,形成“军管线、警管面、民管点、人管人”的联防联控格局。截至目前,成功创建省级强边固防示范村4个,力所拉祜族乡被命名为首批“全国平安边境模范乡镇”。 立体防线构筑铜墙铁壁 与娜妥坝茶厂组三级联防所遥遥相望的娜妥坝新街组联防所,海拔近2000米,背靠地势险峻的娜妥坝大黑山,常年雨水丰沛,为这里的强边固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这套系统覆盖了全部重点路段,但机器不能完全替代人,群众的力量才是根本。”所长金树良指着边境线上的智能监控屏,调出昨日联防队员陡峻山坡巡边日常的录像说:“联防所通过‘定人定责、区域到人’的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联防队员每日巡逻不少于3次。” 自联防所建立以来,西盟县深入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融合,历史性建成边境立体化防控设施,招录了一批人防力量参与守边固边,物防技防设施建设维护实现常态化。同时,定期与军警部队联合巡逻、演练,与相邻联防所等沟通互通,深化联动协作,积极参与村组(社区)义务劳动,兼顾自己家庭事务。在重重困境下,他们选择坚守。 面对年均2300毫米的降雨量和陡峭的山路,这支由本地村民组成的队伍展现出独特优势。金树良说:“我们大部分联防队员都是本地人,他们熟知每处沟壑,精通民族语言,是打击跨境犯罪的‘活地图’。” 安全稳定的边境环境是发展的基石。西盟县以强边固防为引领,坚持政治引领,强边固防组织体系达到“新水平”;坚持群防共治,边境管控屏障体系实现“新突破”;坚持同向发力,管边控边工作质效开创“新局面”;坚决遏制跨境犯罪反弹,边境重点地段得到有效管控,非法出入境得到根本遏制,越境违法案件全数查处的目标基本实现。 基层治理催生平安密码 强边固防不仅需要物理防线,更离不开基层治理的“软实力”。在力所乡图地村,网格化治理正悄然改变边疆村寨的面貌。 “扎体家新买的摩托车有没有上牌?”“活动室周边环境要勤打扫……”图地村的网格员李岩年,手机微信群里消息不断跳动。这个距离边境线不到10公里的拉祜族村寨,网格员成为了基层治理的末梢。 “过去调解纠纷要翻山越岭,现在‘四微工作法’(微排查、微调解、微服务、微宣传)让矛盾化解在萌芽。”力所乡党委副书记、武装部长岩温相介绍,近年来,力所乡紧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将强化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联合“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扎实开展边境模范系列创建活动和平安建设,切实做到矛盾在一线化解、平安在一线守护、固边在一线落实。在边境一线,绘就了一幅“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的和谐发展新图景。 强边固防是乡村振兴繁荣的根基,擦亮安全稳定“平安底色”才能筑牢幸福生活。一直以来,西盟县以强边固防为依托,始终坚持“五级书记”抓边防,着力实施精细化网格管理,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职责明确、便于管理”的原则,科学设置网格、合理配置网格员,全县共优化调整网格482个,依托网格化实现精准排查化解、精细服务管理,做到责有人担、事有人办,实现“科学设网、全域联防”,打造最小“作战单元”发挥最大“管控效能”,全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前列。 西盟县从村规民约入手,以解决村民困扰为基础,大力整治不良现象和不良村寨风气。“现在矛盾少了,群众生活更幸福了。”李岩年的话印证着西盟县强边固防的治理成效,也成为西盟县促进村寨和美的生动“注脚”。(记 者丨李毅) |
本文来源:西盟云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倒计时3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