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佤山资讯 通知公告 党建信息 文化旅游 文明西盟 专题栏目 音频视频 热点转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佤山资讯
 
壮丽辉煌60年 感恩奋进新西盟丨西盟:从“贫穷落后”到“村美人和” 在奋进中书写“西盟答卷”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5-03-18 阅读:

开栏语

1965年3月5日,西盟佤族自治县宣告成立。60年风雨兼程,60年砥砺前行,60年沧桑巨变。在党的光辉照耀下,60年来,勤劳质朴的西盟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在佤山大地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华章,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跨越,从刀耕火种到现代生产、从绝对贫困到整体脱贫、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为庆祝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西盟融媒推出系列报道《壮丽辉煌60年 感恩奋进新西盟》,今天一起看《从“贫穷落后”到“村美人和” 在奋进中书写“西盟答卷”》。

图片

西盟县于2018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在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西盟县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蔗林果”三个主导产业从基地到工厂实现全面发展,地标产品争相迸发,每年约3.85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如今的西盟,处处呈现出“边兴民富、边稳疆宁、边安人和”的和谐景象,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片

调优产业布局唱响产业振兴的“富民旋律”

走进云南好仁坚果开发有限公司的坚果加工厂,记者看到一箱箱坚果成品正准备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在加工车间内,全自动加工设备正高效运转。

“2024年,我们全面开展坚果加工,打造自己的坚果品牌,当年产值达到了2200万元,成功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规,预计今年的开口笑精深加工生产线也能实现升规。”云南好仁坚果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成操介绍说。

图片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百姓富。西盟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巩固发展好橡胶、茶叶、咖啡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肉牛、速生丰产林、坚果”等主导产业,建立起“3331”“4321”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了西盟鑫森木业、西盟印象佤族织锦等一批“西盟工坊”“西盟工厂”,全县“蔗林果”30万亩基地建设全面过半,其中,甘蔗产业从2020年的5.4万亩发展到现在的7.03万亩;灯笼果、百香果等一批符合地方发展的特色产业渐显成效,让群众获得叠加效益。

图片

2024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6亿元,同比增长3.9%,3.8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万元,增速7.4%,消除风险1077户3380人,实现脱贫人口“零返贫”,非贫困人口“零致贫”,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图片

坚持引育并举 激活人才振兴的“动力引擎”

“大家手脚麻利些!务必尽快将豆子完好无损地装上车,按时送到客户手中!”在西盟县力所乡南亢村富倮一组的天源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里,负责人张四妹步伐矫健地穿梭于工人中间,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咖啡生豆的装车作业,厂房里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2021年,张四妹借助西盟县针对“西盟工匠”推出的贴息贷款“工匠贷”,成功贷款30万元,用于购置咖啡加工设备,提升加工工艺水平,合作社的咖啡豆品质、加工工艺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合作社也成功构建起从咖啡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包装直至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打造出西盟首个自主咖啡品牌“佤咖”。

图片

为进一步加快培养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人才,更好地发挥“乡土人才”队伍主力军作用,西盟县坚持把“西盟工匠”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接续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来抓。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兴旺、带动增收”三大关键环节,采取“孵化式、师带徒”培训模式,把“西盟工匠”培育成为“乡村治理能人、生产发展专家、创业致富带头人、民间手艺人、民族文化传承人”五型人才。

图片

截至目前,西盟县累计培育2020名“西盟工匠”,发放“工匠贷”贴息贷款1.05亿元。各领域“乡土人才”靠着传承和创新,凭着专注和坚守,成为带领乡村发展的“领头雁”,为推动西盟县乡村振兴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图片

共育文明乡风 构筑文化振兴的“硬核支撑”

“天气回暖,气温开始升高了,注意用火安全,严防林火灾害的发生。”西盟县勐梭镇他朗村村委会院子里,“幸福勐梭”宣讲团成员岩路正借着“双语宣讲”的空隙,向群众普及森林防火知识。

“我们通过每季度开展‘双语宣讲’的时间,把党的声音和党的好政策传递给群众,这样的宣传更亲切、更易懂。”勐梭镇“幸福勐梭”宣讲团成员岩路说。

图片

西盟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辐射,因地制宜打造“快乐芦笙”“幸福勐梭”等特色宣讲品牌,全面开展“双语式”“文艺式”“故事式”“情景式”宣讲,积极打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宣讲品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文明、讲文化、讲科学。还积极发挥“榜样”力量,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五进”宣讲活动。

图片

截至目前,西盟县共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含培育村)36个,县级以上文明乡(镇)4个,94.4%的行政村已实施乡村治理机制,推动了文明乡风的深入实施。同时,坚持用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成功创建“佤山歌舞者”国家级劳务品牌,全县歌舞表演从业者达2000余人,实现了从“文化娱民”到“文化惠民”再到“文化富民”的跨越式发展。

图片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振兴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西盟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大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批惠农惠民工程建成使用。

图片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17.98万亩,水库10座,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48万千瓦,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不断提升。大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成功创建3个省级绿美乡镇、3个省级绿美村庄、75个市县级绿美村庄。勐梭镇班母村富母乃组、勐梭河左一支流分别荣获省级绿美乡村、绿美河湖标杆典型。推广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农村厕所革命、厨房革命、“两污”治理等行动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卫生户厕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设备覆盖率分别达69.44%、74.5%、100%。

图片

突出党建引领 凝聚组织振兴的“强大动能”

今年53岁的岩保是西盟县新厂镇永广村一组的一名网格员。每天岩保都要在负责的网格微信群里处理群众的各种事宜,大到处理一些矛盾纠纷,小到带群众去办理各类手续,每天他都忙得不亦乐乎。

“群众选我当网格员就是对我的信任,能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服务,我也很高兴。”岩保说。

图片

用“小网格”连起“大民生”,依托网格治理模式,网格员成为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直通民心的服务,不仅拉近了党群之间的距离,还帮助很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趟。

近年来,西盟县突出党建引领,深化拓展“党建引领+网格支撑+群众主体”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法治+德治+自治”方式,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图片

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支撑+群众主体”的基层治理模式,全县36个行政村实现积分制、清单制、榜单制、数字化治理等乡村治理方式,覆盖率达100%。力所乡“村集体+党支部+群众”垃圾清运“微模式”作为农村环境整治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广。西盟县还大力推行“党建+民族团结”模式,成功创建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先进单位、模范个人,1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果持续巩固。通过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西盟县切实加强了乡村治理,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组织动能。

图片

矢志不渝,更须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征程,豪迈自信、勤劳勇敢的西盟人民,将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以改革赋能发展,用创新激发活力,以昂首阔步的姿态,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拼搏奋进。(记 者丨刁弘智)


本文来源:西盟云 
 
 上一篇: 感恩奋进兴边疆 牢记嘱托启新程丨西盟县大事记(三十八)
 下一篇: 走基层 看振兴丨一抹茶香 一抹青‌ 西盟佤山春季采茶忙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西盟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2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龙潭路245号 电话:0879-8343700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