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佤山资讯 通知公告 党建信息 文化旅游 文明西盟 专题栏目 音频视频 热点转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佤山资讯
 
西盟:乡村医生医患情深数十载 医者仁心代代传

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陈龙汝男 艾嘎 文/图 时间:2024-01-10 阅读:


走进新厂镇新厂村村卫生室,村医岩纳格朗正在为患者测量血压,今年是他从医的第四十个年头。

“我从1983年开始从医,我觉得学医只有一个使命,就是治病救人。所以我卫校毕业后,就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村医,守护村里百姓的健康。”新厂镇新厂村村医岩纳格朗说。

以前,村里没有卫生室,交通不便,村民健康意识普遍薄弱,村医需要上门给病人看病。他对村组每家每户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

“那个时候,我背着药箱到家家户户做检查、打疫苗,疫苗不够就自己到县医院背回来。下雨天路滑,到家时经常被摔得浑身脏兮兮的。”岩纳格朗说。

过去的回忆历历在目,岩纳格朗的眼中也泛起微微泪光,即将退休的他始终心系村里的百姓,但让他欣慰的是儿子接替了他的工作。“以后,村卫生室还有我儿子在,我相信他会做的比我更好。”

岩纳格朗的儿子名叫岩先纳,今年37岁。因受到父亲影响,读中专时他选择了中医临床专业,如今到新厂镇新厂村卫生室工作已有10年了。

“平时我父亲主要负责临床治疗,我一边协助他,一边做中医理疗,还负责公共卫生服务,定期随访村里的高血压、糖尿病重点人群。”岩先纳说。

由于父亲已即将步入花甲之年,无法像过去那样上门服务,村里140多户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就落到了他的肩上。婴儿疫苗接种、儿童基本体检、老年人的中医药服务等工作都由他一人完成。这些年,在新厂村这片土地上,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每家每户的距离,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滋润着每一个需要救治的患者。

“我患高血压12年了,岩先纳医生会定期上门帮我测血压,给我讲高血压方面的知识,提醒我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哪些。村卫生室有他们在,我们大家都感觉到心里边很暖、很安心。”新厂镇新厂村二组村民岩太门说。

走进新厂镇代格拉村卫生室,只见药柜摆放得错落有致,医务室整洁干净,这便是村医岩巩卡工作的地方。

“从1998年起,我就边做村医边教书。因为我们是边境县,医疗条件差,专业人才稀缺,对村医的需求剧增。看着村里很多人被病痛折磨,我心里特别难受。”新厂镇代格拉村村医岩巩卡说。

岩巩卡,51岁,做村医已有20余年。他唯一的同事在去年5月退休以后,代格拉村现在仅剩他一个人坚守在村医的岗位上。

参加工作以来,岩巩卡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他的心里装的都是患者。在他的记忆里,从来没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时间,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只要有患者需要,他就会毫无怨言地出诊。

“我今年82岁了,身上老毛病越来越多,所以经常来卫生室找岩巩卡医生看病。无论哪里不舒服,他每次都会耐心地给我治疗,有时候我下不了床,他就会带着药箱到我家给我看病,这么多年了,我真的非常感谢他。”新厂镇代格拉村二组村民岩兴嘎说。

因为长期坐诊,岩巩卡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的“职业病”,他的日常行走变得越来越不便,但他还是忍着疼痛坚持定期入户给村里部分行动不便的重点病患者做上门治疗。

“去年我把二儿子和儿媳妇也送去学医了,想让他们出去多学点医疗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回来做我的接班人,把我们老百姓照顾的更好。”岩巩卡说。

乡村医生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岗位,他们平凡的工作背后蕴含着不平凡的初心和使命,这些使命每时每刻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代代相传。今后,西盟县将持续牢牢把握“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疗改革要求,坚持以提升乡村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乡村医疗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结构,为建设健康西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本文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陈龙汝男 艾嘎 文/图 
 
 上一篇: 中国人民警察节|看西盟警察如何过节?
 下一篇: 西盟:机关党组织 助力基层群众327个微心愿“梦圆”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西盟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2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龙潭路245号 电话:0879-8343700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