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今天,她们是主角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5-03-08 阅读: |
今天 她们是主角 让我们走进勐康边检站大黑山分站 聆听国门女警们的故事 感受她们独特的魅力和坚韧 👇👇👇 快速取证的密码——协检员陈秋秋 陈秋秋入职虽不满1年,但她却是大黑山分站办证室的窗口名片,工作得到了过往出入境旅客的一致好评,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秋姐”。 从小就在大黑山分站门口长大的她,每天看着整齐的队伍出操、训练、在通道执勤,小小的梦想种子就种在了心里,梦想自己哪天能穿上警服,成为这支藏蓝队伍的一员。大学毕业后,因对警察的向往,毅然决然的加入了这支梦寐以求的队伍。 初入警营的她既好奇又激动,每天工作充满了干劲,查车、检查证件、训练,她一样也没有落下。干一行爱一行,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成了事业。存放1万多本证件的证件柜,她能在10秒内锁定每个编号的位置,让境外边民迅速通关。 “我把证件的编号,设想成自己喜欢的化妆品,0-100号是隔离,在底层;100-200是粉底,在倒数第二层……精准锁定的秘诀,就是不断地比拟、复盘、记忆。”大黑山分站协检员陈秋秋说。 灶台上的知心大姐——协检员娜克 “大姐,我想吃梅菜扣肉。”民警撒着娇地跟正在做午饭的娜克说道。“安排!”下午吃饭的时候,娜克就会做出一盘爽口下饭的梅菜扣肉,这就是在大黑山分站掌勺三年的娜克与大黑山分站民警相处的模式——有求必应。 都说众口难调,五湖四海的人聚在这里,娜克能让大家顿顿吃开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积累,她总说,大家的口味偏好,就像自己孩子的需求,他们背井离乡,胃暖了,心才会安。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遇到大家想吃,自己不会做的菜,她就会在抖音上搜索,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做到有求必应。 她手机的备忘录里清楚地记着大家的喜好:翔哥,贵州人爱吃土豆,田田,山西人喜欢吃面,湖南人爱吃剁椒鱼头,做菜尽量少油少盐,卤菜尽量不放辣椒…… 她常用的那把锅铲磨得锃亮,她说:“我坚守的三尺灶台,做的不只是简单的五菜一汤,而是把四面八方的乡愁,融进一道道热腾腾的饭菜里,凝聚五湖四海的爱,让大家安心扎根边疆。” 边境佤山守护者——执勤二队副队长郑周艳 晨雾还缠绕着界碑上的“中国”二字,我朝着娜妥坝国门小学走去。刚刚走出营区大门,几名办完入境手续的缅甸小留学生突然从旁边的楼梯上蹦下来,争先恐后地把代表好运的五彩绳递到我手里、塞进我的包里。 “警察姐姐,‘三八’节快乐!”8岁的赵叶肖举着送我的蜡笔画奔过来——画上是穿警服的人牵着身穿佤族服饰的娃娃,头顶弯弯绕绕的国境线,竟被她用金粉描绘成了银河。 云南的边境线是绣在彩云里的,正如我手上的五彩绳——每一条线都是扎扎实实的情分,把一幕幕串联成有温度的年轮。帮佤族阿嬷采茶叶,给小小留学生补课,上门慰问孤寡老人,国门旁的深蓝身影,正把以国门为界的两个国家连接在一起。 夕阳把界碑染成金色,跨境就读的孩子们也到了回家的时候,孩子们总说我的警服比佤族的图腾还好看,却不知道他们眼里的光,才是照亮边关的星辰。 她们 用坚毅、勇敢、温柔、耐心 书写“她”力量 践行“她”担当 今天是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在这个属于她们的日子 让我们一起致敬警营中撑起半边天的她力量 (通讯员丨郑周艳) |
本文来源:西盟云 |
上一篇:
直播预告 | “歌舞传情 心路相连”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暨中老铁路主题宣传活动来啦! 下一篇: 西盟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重要回信精神——讲解员培训班顺利结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