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西盟新闻 专题报道 文化旅游 文明之窗 社会事业 党的建设 平安西盟 佤山文艺 图说佤山 音频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木鼓网 >> 专题报道 >> 西盟乡村振兴 >> 工作动态>> 正文
 

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组到西盟县开展中国扶贫交流基地专题调研

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0/9/25 21:01:27 点击:12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加强对外宣传,讲好减贫的中国故事,传播好减贫的中国声音,阐述好减贫的中国理念。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加快推进中国扶贫交流基地建设。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总体安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针对各省(区、市)脱贫工作中呈现出的精品和亮点,特别是能够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内涵的脱贫成果展开深入调研,确定建设中国扶贫交流基地,展示扶贫经验,形成国内外推广的典型示范模式。为此,9月23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任刘俊文率调研组到西盟县开展中国扶贫交流基地专题调研。

1.jpg

(调研组参观西盟县脱贫攻坚纪实馆)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到西盟县脱贫攻坚纪实馆、西盟县城市规划馆、力所乡南亢村富倮组、勐梭镇秧落村博航八组、十组、勐梭镇班母村肉牛养殖小区、中华蜂养殖基地、班母村十四组等8个示范观摩点开展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入户走访等方式,关切询问群众的住房、就业、收入及生产生活等情况,详细了解西盟县在脱贫攻坚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大力发展产业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同时,对西盟县率先在全国“直过民族地区”实现脱贫摘帽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西盟县充分展示了“把扶贫对象转化为扶贫力量”的攻坚力量,锻造了“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的攻坚精神,以初心使命为墨,以为民实干为笔,一笔一画努力书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西盟答卷。

5.jpg

(丁氏蜂业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中锋产业推进情况)

调研期间,刘俊文介绍了此次调研的总体思路和设想,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他指出,中国扶贫交流基地对内是各地相互学习借鉴的样板,对外是宣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展示中国减贫成就和经验做法、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重要抓手。在建设上要立足有故事、有代表性、有特点、有主题的要求,要围绕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和丰富实践,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制度为什么优、精准方略和开发式扶贫方针为什么灵,加强主题宣传,壮大主流声音,树立良好形象。他认为,西盟的脱贫攻坚代表了“直过民族”、“边疆地区”的脱贫故事,能够全方位展示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希望西盟能够依照扶贫交流基地建设各项要求,充分依托县域优势,积极梳理总结脱贫攻坚做法经验,凸显主题思想,突出特色亮点,注重外宣方式,优化选点布局,科学谋划路线,抓紧完善提升,在脱贫攻坚纪实馆规划布局建设、接待能力方面上下足功夫,全力做好扶贫交流基地建设工作,更好的推广展示西盟脱贫攻坚经验。

微信图片_20200925170250.jpg

(调研组参观博航组佤族传统织锦技艺培训点)

陪同调研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县委书记杨宇表示,西盟县的脱贫攻坚之路是不忘初心的党史、是奋斗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团结拼搏的新中国史,是摆脱封闭落后的改革开放史。西盟县的脱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具体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一个生动缩影,下一步,西盟县将全面总结梳理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建设中国扶贫交流基地贡献“西盟力量”和“西盟智慧”,让国际友人能够了解中国扶贫,学习借鉴西盟县的脱贫经验和脱贫模式。

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国宝,市扶贫办主任李英豪,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邵建波,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其宁,县政协副主席、勐梭镇党委书记王建华等陪同调研。

(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艾嘎 文/图)

 

 

 
 文章评论:


请文明论评!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勐卡路1号综合楼内宣传部 电话:0879-83420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