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治本之策,也是长期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西盟县新厂镇严格按照"五个一批"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措施要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以产业发展促增收,巩固脱贫质量,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 ,提升脱贫成效。
理清思路 找准定位
针对过去产业发展思路不明确的问题,西盟县新厂镇按照全县发展茶叶、橡胶、蔗糖、畜牧、文化旅游等的"五+X"产业发展定位,结合实际,理清产业发展思路,走出一条以盘活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总思路。围绕全县产业项目全覆盖、龙头企业带动全覆盖、利益联结全覆盖、技术培训全覆盖的"四个全覆盖"要求,以短期"联得上"、中期"结得好"、长期"稳得住"的产业布局,加强政府引导、村集体带动、企业投资、群众参与,采取"政府+村集体+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多渠道、多种形式发展茶叶、肉牛、中蜂、甘蔗种植、澳洲坚果种植、核桃委托管理种植、无筋豆订单种植等产业。
调优结构 选对路子
针对从前产业小、散、弱、无主导产业的状况,通过逐村调研,结合地理、气候、环境、市场等因素,形成了"123+N"的产业结构。即:"种好一片草,养好蜂和牛,管好三棵树,培植好N个特色产业"。"种好一片草",即种好饲草饲料。西盟县新厂镇累计种植青贮玉米9300亩,收储2.79万吨,产值976.5万元;种植皇竹草1133亩,累计收储6798吨,产值135.9万元。"养好蜂和牛"即养好中蜂和肉牛。全镇建成10个中蜂养殖点,截止目前,蜜蜂已进场1650群,年底规模将达4600群;3个肉牛养殖小区肉牛存栏1212头,两个产业通过集体带动中蜂养殖及带动群众种植饲草饲料来实现增收。"管好三棵树"即管好茶叶、核桃、坚果树。管好现有的核桃11790亩,坚果3911.9亩,茶叶8180亩。"培育‘N’个特色产业"即培育好甘蔗、米荞、无筋豆、辣椒等特色农业。新厂镇现种植有甘蔗3850亩、米荞1682余亩,无筋豆、辣椒、油菜、当归等特色订单农业2000余亩。
深化培训 提升技能
针对群众产业发展技能不高,管理水平能力弱的问题。新厂镇按照全县"先锋强志"素质提升总要求,始终把解决群众技能提升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注重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现场实用技能培训。近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90多期7300余人次,使每一户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参加过一种以上的技能培训,实现技能培训全覆盖。通过培训,提高了群众的产业发展技能以及管理水平,使产业发展更精细。
党建引领训 组织发动
针对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发展产业意愿不强的问题。新厂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属性,党组织统筹协调、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组织化。36个村民小组组建了36支脱贫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脱委会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发动、政策宣传、督促落实、示范带动等作用,让群众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中把产业建起来、管起来、强起来、富起来。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新厂镇也找准定位,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以肉牛、中蜂、核桃、坚果、茶叶、甘蔗为主导产业,畜禽养殖、米荞、无筋豆、辣椒、当归等特色农业为补充的富民产业多元化并举格局,实现群众有长期、稳定的增收致富渠道,为长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