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西盟新闻 专题报道 文化旅游 文明之窗 社会事业 党的建设 平安西盟 佤山文艺 图说佤山 音频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木鼓网 >> 文化旅游 >> 特色小吃>> 正文
 

走基层 看振兴|西盟:腌出“佤味牛皮”好前景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3/2/28 13:15:59 点击:122

 


“2021年,我们盘活村集体闲置场地、固定资产和‘沉睡’资金,投资兴建了640平方米的标准化腌制品工坊,并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向企业进行租赁,增加了集体经济6万元。”中课镇中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岩雷说。

“热情似火”的辣椒、别具风味的苤菜根、软糯筋道的牛皮,在对美食情有独钟的佤族人民手中“变幻融合”,形成了一道独具风味的美食——佤味腌牛皮。西盟县中课镇中课村以“党建+产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突破口,集众智,重新谋定发展思路,谋准佤味腌牛皮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吹起特色产业振兴“春风”。

佤味牛皮在中课村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生产加工技术,获得了市场认可,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2022年,中课村在佤味产业的带动下,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至15万元。

“现在牛皮工坊建起来,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我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这好日子只会越来越好。”中课镇中课村村民哎给说。

“佤味牛皮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边市县的客户都很喜欢我们的产品,我们每个月销售额在30万元左右。”西盟升行腌制品工坊负责人陈丽华介绍。

西盟县作为传统农业县,佤族风味食品加工对小米辣、大蒜、黄姜、苤菜根等蔬菜配料需求量大,蔬菜配料种植也逐步从农户零星种植发展到规模化种植。

“我家基地试种植9亩苤菜根,亩产到1500公斤,西盟升行腌制品工坊按每公斤6.5元的价格向我们收购,预计产值能突破万元,今年我家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入。”在中课镇中课村细节组蔬菜种植基地,村民杨平正带领着工人采收苤菜根。

从“传统食品”向“特色产业”加速转型,从“单打独斗”向“携手共进”加速推进,西盟县正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村集体+企业+农户”等模式,多渠道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村里组建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目的就是要把当地劳动力组织起来、发展本地的农产品种养殖,帮助引导村民就近就地就业。”作为中课镇中课村勤劳致富的岩雷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中课镇将继续依托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与本村及周边村群众蔬菜配料产销链接,带动农户发展蔬菜配料种植;依托佤味工坊、“以工代赈”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销链接,释放就业“注活力”;依托农特产品直播带货“云展销”活动,构建“党支部+企业+合作社+村民+网络”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李毅 通信员 李思琪 文/图)

 


 

 
 文章评论:


请文明论评!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勐卡路1号综合楼内宣传部 电话:0879-83420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