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西盟新闻 专题报道 文化旅游 文明之窗 社会事业 党的建设 平安西盟 佤山文艺 图说佤山 音频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木鼓网 >> 文化旅游 >> 民俗节庆>> 正文
 

【乡愁西盟】文化传承的印记

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2/7/27 18:34:29 点击:4053

 


佤族,有着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奇妙有趣的“杆栏式”住房和巧手纺织的佤族织锦、悦耳动听的佤族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悄无声息的消逝着。而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十组爬街寨却将佤族“杆栏式”住房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薄雾,温暖的照向大地,山涧清泉潺潺,山林鸟鸣幽幽,山头的佤寨也慢慢苏醒......放眼望去,青山绿水宛如慈母般保护着西盟这颗边境少数民族文化遗珠,让边境佤族原始部落班母村十组爬街寨生机盎然,生生不息!

西盟佤族住房以竹木结构为主,为“杆栏式”建筑,佤族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有些边远地区同汉族和拉祜族关系密切,在房子建筑上也受到汉族和拉祜族影响。建筑材料为竹子、茅草、圆木。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以托梁,梁上搭一些竹竿,然后覆以茅草。房子一般依山而建,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猪、鸡、牛、马或堆放农具杂物。原始居住方式,将佤族先民们的聪敏才智体现的淋漓尽致。

西盟佤族美食推荐,鸡肉烂饭首当其冲,鸡肉烂饭又叫鸡肉稀饭。选用佤族群众自己饲养的黑皮土鸡,用木柴生火烧掉多余的绒毛,增添鸡肉的焦香味。准备好的鸡放入大锅中烹煮,逼出鸡肉中的油脂,等鸡汤溢出香气后,捞出鸡肉,下入白米。剩下的时间交给火焰,静待大米与鸡汤交融,使一锅鸡肉稀饭的美味释放到极点。将芫荽、姜、蒜、辣椒等舂出的佐料与鸡肉凉拌。鸡肉稀饭吃了一口便会上瘾,即使再辣,还想再盛第二碗。

佤族先民吃苦耐劳,勤于耕耘,他们“耕山力穑,颇知纺织”。佤族不仅吃的美味,还穿着美丽。佤族妇女们都会纺布织锦,自己制作佤族少数民族服饰。佤族妇女巧手挥梭,棉料丝线在其熟练的操作下变成一匹匹美丽的布料。佤族服饰底色多为黑色或深色,因为黑色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象征健康、美丽。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西盟县以深厚“佤”文化与现代设计相互交融的理念,梳理出佤族织锦的风格特色、元素组合形式并分析其美感所在。同时立足文化根脉,倾心打造地方民间工艺品牌,提升佤族织锦的知名度和价值,并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创新转化。

木鼓舞 (1).jpg

在云南,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少数民族会说话便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在西盟,就是做好的印证。西盟无论老人小孩、青年男女都能歌善舞。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唱出了西盟阿佤人民的心声。

民族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从形成发展到后世延续的关健,民族文化是民族之魂、民族之根,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就是传承民族之血脉。西盟县着力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断挖掘和培育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在民族传统服饰、手工艺、民间歌舞等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群众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上进行有益尝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西盟县融媒体中心赵岩骄 陈维佳 罗嘉 文/图)


 

 
 文章评论:


请文明论评!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勐卡路1号综合楼内宣传部 电话:0879-83420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