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西盟新闻 专题报道 文化旅游 文明之窗 社会事业 党的建设 平安西盟 佤山文艺 图说佤山 音频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木鼓网 >> 西盟新闻>> 正文
 

西盟乡村教师娜永:28年的无悔守护

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2/7/4 22:14:27 点击:242

 


“我眼中的娜永老师,她眉眼弯弯,眼里尽是和善的笑意,是一位无比亲切的老师。”

“老师她雷厉风行、果敢干练,对我们非常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她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努力的源动力。”

孩子们口中的教师娜永,是西盟县岳宋乡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土生土长的西盟人,身为一名党员教师,她始终以一个“四有”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兢兢业业,深耕课堂,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8个春秋。

春风化雨,静待花开,每种色彩都绚丽夺目,每个梦想都值得悉心灌溉。时间的历练,让她从柔嫩的教坛新秀成长为经验丰富、职业幸福感爆棚的“教书匠”,她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党员和职业的初心执着坚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双眼得到满足,让他们能够从稚幼走向成熟,自己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快乐,这也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幸福。”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这是娜永日常教学中最喜欢提到的一句话。在她看来,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爱与阳光的精心照料,那些被阴影遮挡过的心灵,需要更耐心的宽容与关爱。身为一名教师,娜永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处处以身作则,全身心扑在教学上和孩子们身上,不仅书教的好,在育人方面也有着自己的心得。学生是老师的一个应解之题,也是难解之题,在这方面,娜永得心应手,她总是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寻找转变的契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渡人之心”。

在留守儿童占比接近七成的班级里,曾经成绩退步、性格孤僻的娜阳是这个班里最小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就只剩下她和奶奶,有时她也会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里的活,做饭、洗衣服、喂牲口、照顾年迈的奶奶,当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因为生活压力变得敏感而脆弱,娜永就成为孩子最重要的“摆渡人”。对于留守学生和家庭有变故的学生,娜永总是陪着做家庭作业,陪着谈心鼓励,无微不至地关心,时时刻刻给予孩子温暖和照顾,娜永的办公室也几乎成了她们的“第二课堂”。如今,娜阳脸上怯生生的表情、躲闪的眼神少了,大大方方的欢声笑语更多了。

妈妈看到孩子有转变后,激动的在朋友圈写道,“感恩老师,感恩遇见。”

“平时每个星期一和星期五学校都会有牛奶喝,这个孩子她自己都舍不得喝,都会留着给我和她奶奶,她懂事的让我心疼。而且现在她很喜欢帮助别人,看见同学有困难,都会主动帮忙,非常欣慰,我觉得她长大了。”娜永说。

“娜永老师工作一向勤勉,经常和我们一起探讨教材教法。她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敢想敢说,担当负责,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着我们,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岳宋乡小学教师庞丽丽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娜永凭借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较强的教学技能,先后六次被学校推选为岳宋乡“周恩来班”班主任并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她负责的“周恩来班”也被评为普洱市“文明班集体”,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为师生树立了榜样。捷报频传让娜永内心的幸福感更强,她知道,教好书育好人,是对教育真正的热爱和对梦想最大的尊重。

“课堂给了我展示自我的天地,让我们大显身手,大胆向前。我愿一生坚守教育事业,勤修师德,守护好我的孩子们,让蜡光照亮孩子们成长的道路。”娜永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娜永老师用汗水浇灌着乡村教育的沃土,把知识传递给乡村的孩子,把达观的生活态度、智慧的生存技能传授给乡村孩子,多少个炊烟袅袅的清晨,有她与孩子们的书声琅琅;多少个稻田蛙鸣的夜晚,有她伏案备课的身影。一隅乡村,因为坚守而充满希望;一方热土,因为初心而洋溢着活力。

(叶布拉 文/图)

 

 

 
 文章评论:


请文明论评!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勐卡路1号综合楼内宣传部 电话:0879-83420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