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西盟新闻 专题报道 文化旅游 文明之窗 社会事业 党的建设 平安西盟 佤山文艺 图说佤山 音频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木鼓网 >> 社会事业>> 正文
 

回望“十三五”启航新征程|生态兴盟 在希望的田野上欢歌

来源:西盟云 时间:2021/6/18 20:04:48 点击:2559

 


“2019年,西盟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长47.91%。”

“十三五期间,西盟县完成高稳产田地改造3.48万亩。

”“采取‘田间’与‘课间’相结合、‘以师带徒’、‘孵化式’培训等方式,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及指导,累计完成各类技术培训及指导2400余期25余万人次,全面提升农民生产技能。”

……

2015年以来,西盟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和建设“绿色西盟、生态家园、活力佤山、和谐边陲”的目标要求,按照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能力提升”的总体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在祖国西南边疆谱写了一曲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的宏伟新篇章。

强“三农” 唱红 产业兴歌

俯瞰西盟县新厂镇新厂村,机耕路纵横交错,新修好的灌溉渠蜿蜒延伸,高标准农田间,一排排青储玉米绿意盎然,辛勤的农户正享受着耕耘的喜悦,在田间除草、劳作,好一派热火朝天的盛景。

“记得五年前,我们家还是靠着种植水稻、谷子过生活。增加收入,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好的产业。”农业发展基础落后,产业发展单一。过去生活在新厂镇新厂村三组的村民岩丁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作为90后的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务工,想要把日子变好,只能背井离乡。

“十三五”以来,西盟县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工作措施,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20万亩的前提下,优化产业结构,把产业扶贫工作作为群众稳定脱贫的主要支撑和根本措施,加大产业建设力度,着力构建起以橡胶、甘蔗、茶叶、畜牧、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以咖啡、冬季农业为特色产业的“五+X”产业扶贫格局。

“有了产业,我们也有了奔头,这几年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村子变美了,也有产业来增加收入。我家种植甘蔗12亩,去年纯收入差不多有上万元,夏季种青储玉米,冬季发展无筋豆,差不多有3亩多,收入也能够达到近万元。”西盟县新厂镇新厂村三组村民岩丁当笑脸盈盈的说。

“十三五”期间,西盟县按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能力提升”的总体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科技进步为动力,农民增收为核心,扎实做好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措施,强化科技培训与推广应用,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切实提高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9年,西盟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734万元,比2015年的47147万元,增22587万元,增长47.91%,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全县肉类总产量达5284吨,比2015年的4237吨,增1047吨,增长24.71%,畜牧业持续发展。

“过去,由于土地缺水,只能种植一些耐旱、浇灌水少的农作物。特别是到了冬季,雨水少,很多农田只能丢荒,群众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新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岩龙作为土生土长的新厂人,经历了从“靠天吃饭”到“按季节耕作”,再到“想种什么种什么”的新厂村农业发展之路。

过去,新厂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水稻、玉米和茶叶等传统产业,由于品种单一、且季节性强,村民收入一直很低。如今,田地间铺设了灌溉引水渠,无筋豆、朝天椒等冬农作物陆续种下地,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收入提高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让新厂村的“领头人”岩龙对村里的农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新期盼”。

“乡村振兴,我们首先要把群众的粮食生产搞好,让他们端好自己的‘饭碗’。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杜绝耕地抛荒现象,也让群众有了耕作的选择权,土地的价值得到了提升,群众才能有更好的收入。”新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林绍蔚说。

同时,西盟县为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全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投资5491.22万元,累计完成高稳产田地改造3.48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总面积累计超90万亩,在增强群众发展产业信心的同时,西盟农业生产也走上了高产、高效之路。

“我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的重要抓手,切实改善土地质量、提升粮食产能、增强农业抗灾能力,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增产增效。高标准农田建设实实在在的成为了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西盟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农田建设管理股工作人员曾新荣说。

构建农业发展保障体系,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十三五”期间,西盟县采取“田间”与“课间”相结合、“以师带徒”、“孵化式”培训等方式,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及指导,累计完成各类技术培训及指导2400余期25万余人次,全面提升农民生产技能。

“政府先是给了我120箱,从2020年1月份开始养殖,在我的精心培育下现在已经扩繁到309箱了,去年纯收入就达到12万元。”在中课镇细节组扎思的林下养蜂基地,丛林间一箱箱的蜜蜂格外引人注目,一只只忙碌的小蜜蜂不时从身边飞过。村民扎思与儿子彭正戴着养蜂防护帽,穿梭在自家面积7亩的中蜂养殖基地摆弄着蜂箱,而这些蜂箱正是扎思一家的致富“百宝箱”。从过去的“要我发展”到如今“我要发展”思想观念改变的背后,是西盟县“十三五”以来,实施“人才兴县”的一个重要体现。

“我爸妈差不多也有五十岁了,我想着他们做不动了我来做,毕竟我也是在大山里长大的,所以选择回来还是比较适合我,我也很喜欢我自己的家乡,喜欢这里的青山绿水,同时也很看好我家乡的前景,看好养蜂的前景,像我家乡养出来的蜂蜜肯定是最生态最健康的。”彭正说。

培育乡村“领头雁”,西盟贫困户“华丽变身”的内生动力,从“敢想敢干的不多”到“勤劳致富光荣”,是“十三五”期间,发生在昔日西盟群众身上的最大变化。思想上的被动接受到行动上的主动而为,让西盟县的贫困户头衔逐渐消除,群众变身致富带头人的事迹也流传开来。

“我县在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指导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县依托省农业农村厅定点帮扶和黄必志专家工作站落户西盟的优势及‘沪滇扶贫协作’‘三区人才培育’‘基层人才对口培养’‘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学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培训平台等,累计对科技人员进行培训400余人次。”西盟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办公室副主任岩克说。

强林业 唱绿生态盛景歌

发展好农业的同时,西盟县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构思,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林业建设和林业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咯咯咯…”在西盟县勐卡镇莫窝村三组岩巴拉的茶园里,一只公鸡突然窜上茶树枝头一阵鸣叫,将春日寂静打破,仿佛吹响了号角,一只只土鸡三五成群的在树下自在悠闲。而茶树之中,香樟、八角、木浆子、灯台叶……一株株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植株,散落在一排排大叶种老株绿茶树间,清风徐徐,淡淡的香气弥漫在茶园里,为这茶园平添了一抹鲜活。

“别觉得这些树长在茶园里不好看,也别觉得这些鸡会伤害茶树,他们可是我们茶园里的‘宝贝’。”岩巴拉是土生土长的莫窝人,自上世纪60年代莫窝村引入茶叶种植,岩巴拉的父辈们就开始以种茶为生。小小的茶树在一代又一代的莫窝茶农的细心耕耘下,成为茶农的重要收入来源。但过去的茶叶种植一直处于“管产量就管不了质量”,制约着莫窝村的茶产业发展。而传承了父辈们茶叶种植技术的岩巴拉就深受其苦,岩巴拉告诉记者:“过去,我们茶叶的管理都是粗放式管理,对于病虫害防治,很多茶园都会选择用传统的消杀。这样就导致我们茶叶的品质下降,反而让茶叶卖不好。”

山清水秀,地处横断山脉南缘,多山区少平坝,生物多样性丰富,是西盟县做好生态有机茶的优势所在。作为西盟的支柱产业,茶产业承载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拉动产业发展的功能。茶产业发展不起来,就意味着收入提不高,脱贫无从谈起。

“十三五”以来,西盟县依托茶叶提质增效项目、茶叶绿色防控培训及“先锋强志”培训项目实施,给群众开班上课,手把手的教他们怎样更好的种植出绿色有机的茶叶。岩巴拉说:“现在我们种植茶叶不仅不使用农药,茶叶品质和价格不是过去能比的,同时我们还发展林下养殖。去年,我家茶叶一季收入在4000多元,林下养鸡也为我带来了2000元的收入。”

2016年,西盟县林业总产值达33650万元;而2020年,西盟县的林草产值在2016年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翻番。同时,累计完成各种造林64375亩,投入资金3046.96万元,累计完成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庭院经济果种植项目37个点,种植经济林果和其它树种共71264株,共投入财政涉农资金818.372万元,林业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这个冬瓜猪五花腊肉是由本土野猪驯化制作而成的。它肥而不腻,肉质鲜嫩细腻,皮薄骨细,口感非常好……”

“腊肉的话,主打的有广式腊肉和滇式腊肉,广味的偏甜,它没有辣子,滇式的是麻辣的,适合我们本地人的口味……”

夏至,西盟县鑫盟优品的实体店铺里,店员正在向客人介绍最近销售火爆的冬瓜猪五花腊肉。作为西盟本土主打的土特产之一,西盟阿佤香食品有限公司“佤佳源”冬瓜猪腊肉因细嫩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现如今,“西盟米荞”“西盟‘佤韵’茶叶”“西盟山林百花蜜”……一个个走商超、进会展的知名特色品牌,让西盟的一系列农特产业逐渐走进市场进入消费者视野,正在勾勒出西盟振兴乡村的美丽蓝图,千年脱贫梦,今朝终得圆。一个承诺,一场硬战,一首新歌。历经五年的决战决胜,西盟县“十三五”期间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撕掉了绝对贫困的历史标签,让阿佤人民再唱时代新歌。

来源:西盟县融媒体中心李毅 文/图

 

 

 
 文章评论:


请文明论评!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勐卡路1号综合楼内宣传部 电话:0879-83420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