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西盟新闻 专题报道 文化旅游 文明之窗 社会事业 党的建设 平安西盟 佤山文艺 图说佤山 音频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木鼓网 >> 西盟新闻>> 正文
 

云报头条丨擘画云南未来15年现代化产业发展蓝图

来源:西盟木鼓网 时间:2020/8/5 11:01:42 点击:1541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云南强。聚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瞄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从国际国内大视野重新审视云南的省情,注重国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前瞻性引领,汲取云南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省委、省政府立足发展新坐标,培育发展新动能—— 

这是一幅描绘云南未来产业发展的壮阔图景。

绿色能源-云南昭通溪洛渡电站-柴峻峰 摄.jpg

云南昭通溪洛渡电站 柴峻峰 摄

调查、研究、论证,再调查、再研究、再论证。经过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到云南各地各部门及企业、学者的多轮意见征询,经过两年日日夜夜的擘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正式出台。省委、省政府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因时而变、随势而制,为云南产业发展构建未来15年的“总规”。

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2015年1月、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都强调了云南许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低端,要求我们在推进产业化升级上下功夫,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省委书记陈豪指出:“前瞻性谋划构建符合云南实际、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加快发展我省实体经济的重大决策,是推动云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这是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要求。

省长阮成发强调:“要拓宽思路、开拓视野,坚持目标导向,深入研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和具体措施。要遵循经济规律,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特点和云南经济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谋划产业发展布局。要坚持市场化、企业化方向,更好发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引导和促进作用。要精心培育产业链,努力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要围绕产业链积极布局人才链、资金链和政策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注重研究全球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努力推动重点产业紧跟发展趋势、全力抢占行业制高点。”

立足发展新坐标、谋划发展新方向、确立发展新目标,蓝图已绘就。

tx1.png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云南为什么行?

“云南的产业发展有它的规律和特色,从起步到今天都一脉相承。”《决定》起草组成员、省发改委综合处副处长刘冠军介绍,为了让《决定》切实做到引领云南产业发展往后的15年,起草团队回顾总结了云南之前40年的甚至更早阶段的产业积累。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省情的发展方式,历经“备战备荒”“三线建设”“烟糖茶胶”等阶段。改革开放后,云南省部署打造烟草加工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业、矿产业、水电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战略部署,形成云南产业名片。

茶茶马古道+王承吉摄.jpg

茶马古道 王承吉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跨越式发展的主抓手、同步全面小康的主引擎,提出了“两型三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加强统筹规划,着力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信息、旅游文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与消费品制造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三张牌,取得积极的成效,云南产业发展思路逐步明晰,产业结构进入主动调整、引领调整的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后,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发展机遇,积极谋划传统动能转化和新动能培育,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

经过5年的持续发力,我省产业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看我们打造“绿色能源牌”,告别了“一烟独大”“水电弃水”时代,能源产业正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绿色能源省”已经形成。绿色铝材、绿色硅材产业规模跃升为全国第一,并为下一步全产业链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云南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铝谷”。

绿色能源-云南昭通向家坝电站-柴峻峰 摄.jpg

云南昭通向家坝电站 柴峻峰 摄

看我们打造“绿色食品牌”,推动形成“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格局。绿色有机种养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评出“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引入26家国内外一流企业到云南发展,茶叶、花卉、蔬菜、水果、中药材、肉牛等6个产业产值正向千亿元迈进,坚果、咖啡2个产业产值正向600亿元迈进;启动建设“一县一业”示范县20个和特色县20个。

高原特色农业-李秋明摄.jpg

高原特色农业 李秋明 摄

看我们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深入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旅游市场秩序实现根本性好转。“一部手机游云南”重构了“游客旅游自由自在、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的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新环境,创造性启动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

旅游市场整治成效显著003-杨峥 摄_.jpg

旅游市场整治成效显著 杨峥 摄

看我们打造“数字云南”,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大力推动经济社会要素全面数字化,产生了不少在全国叫得响的“单项冠军”。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一部手机”系列产品成为行业领域的智慧标杆,“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云品荟”“一部手机云企贷”“一部手机办税费”等“一部手机”系列产品日趋丰富,打出了品牌效应、站上了行业制高点。发出数字经济的云南声音,全国林业大数据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大数据中心落户云南,数字云南总指数同比增长75%。

……

我们在产业发展中有很多生动实践和积极进展,有力推动了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5年我们前进了6位!云南经济发展不仅在总量和速度上实现了新的跨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实现了大幅提升,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关,在全国的排位从2014年底的全国第24位提升到2019年底的第18位。

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云南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供给体系质量不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工业化程度还较低,仍有许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中低端,过度依赖要素驱动,产业发展存在短板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水平低下。

在看到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当下,云南的资源优势更加突出,云南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云南带来了重大机遇。

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对云南发展寄予殷切希望,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

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遵循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围绕新要求、新目标,深刻把握省情变化,顺应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大势,科学研判“形”与“势”,在汲取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反复研究、论证,从发展全局和长远出发,作出不断优化八大重点产业结构,深化世界一流“三张牌”内涵,培育发展万亿级支柱产业和千亿级优势产业,前瞻性谋划构建符合云南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

刚刚出台的《决定》,提出重点培育5个万亿级和8个千亿级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以及未来发展的突破口或主要抓手,以此推动我省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工业化进程由中期向后期迈进,经济发展由中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进,为我省构筑迭代升级的产业体系和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强省提供重要支撑和坚实基础。

“梳理云南产业发展历史和基础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个事实:优化产业结构对云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一个好的产业政策出台,能够直接反映在那几年经济发展的增速中。”刘冠军说。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有可为。

TX2.png

未来15年我省产业发展何为方向、何为主导、何为支撑?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决定》精准把握云南省情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特质,特别是云南特色鲜明的比较优势,力争把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赵修春介绍。

《决定》突出八大重点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出了打造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健康服务业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金融服务、房地产、烟草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的目标。

昆明经开区-先进装备制造业-昆明中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004-杨峥 摄.jpg

昆明中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杨峥 摄

这些重点产业,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烟草行业,提出继续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绿色化循环化发展,拓展、延伸产业链;对旅游文化业,提出要着力发挥云南旅游天堂、休闲胜境、健康福地的优势,抓好新内涵、新业态、新优势“三新”发展。对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出要着力发挥云南自然禀赋中的“绿色”“环保”“原生态”的现代农业基因,抓好“两端两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打响“绿色食品牌”知名度;对现代物流业,提出要发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提升物流服务能力、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对健康服务业,提出发挥我省生态优势、重要资源、区位条件等优势,发展健康养生、健康旅游、智慧健康、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健康保险、健康服务……

昆钢铁集团-新材料-钛产业基地建设001(杨峥 摄)_.jpg

昆钢钛产业基地建设 杨峥 摄

《决定》提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持续推进的奋斗目标,明确了“5+8”产业体系中每个产业的任务目标,不仅对做大总量提出要求,也对调优结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到2025年,云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骨架基本形成,万亿级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全面确立,千亿级优势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0年,每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在经济总量中要努力达到10%左右,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每个千亿级优势产业要努力走出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路子,在经济总量中力争达到3%左右;5个支柱产业和8个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到2035年,形成开放共赢、内外联动、扎根云南的产业链全球布局,云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引领西部、融入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产业强省地位基本确立。

云南药物研究所国内最大生物医药中试平台-雷桐苏.jpg

云南药物研究所国内最大生物医药中试平台 雷桐苏 摄

为了强化大企业、大项目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将“五个万亿级、八个千亿级”产业具体的企业、落实到项目,列出名单,精准施策,省发展改革委又牵头起草了配套实施政策《产业发展“双百”工程实施方案》,着眼未来10年至15年,培育壮大100家营业收入上百亿元的独立法人企业,推动落实100个单一投资规模上百亿元的产业项目。

ttt1.jpg

“历史经验表明,在每次大的变局中,总有一些欠发达地区抓住机遇,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当前云南面临十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重点方向,采取切实措施十分必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这样评说。

《决定》注重发挥云南优势、注重面向未来发展、注重国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前瞻性引领,对云南未来发展重点产业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接下来的关键是抓好落实。

省委书记陈豪强调:“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握紧拳头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全力突破,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地推,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接下来,要怎么干?省委给出了清晰的“作战图”:

——健全强有力的推进机制。

在工作机制上,要坚持省、州(市)、县(市、区)三级联动,形成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

省级重点抓规划布局、抓力量协同,统筹全省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制定实施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产业链发展;

州(市)重点抓具体产业规划、抓招商引资、抓园区发展、抓要素保障等,跟踪工作进度,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县(市、区)重点抓配套、抓落地,把一个个产业项目抓扎实。

在组织保障上,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产业发展“双百”工程领导小组,省长阮成发担任组长,相关副省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为了在更大范围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云南还要成立相关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还将制定区域产业布局指南,建立完善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引导机制,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版图。

“要做到产业选择精准、产业路径精准、产业政策精准,不能一哄而上。”省委要求,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省级相关职能部门,要指导各州(市)合理确定产业发展重点,进行科学布局;各州(市)、县(市、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智慧河道”助力精准治污。图为工作人员运用“智慧河道”在线监控系统对盘龙江进行实时监测-黄喆春摄.jpg

“智慧河道”助力精准治污 黄喆春 摄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发展。

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作为产业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走“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土地节约、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委强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做到“六要”:

一要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作为标尺、把绿色作为底色,发挥绿色能源优势,严格执行绿色准入,新上项目绿色引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新兴产业绿色培育,推动绿色转型,加快发展壮大绿色产业,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向绿色要效益、向绿色要财富。

二要坚持集聚发展,围绕培育千亿级、万亿级产业和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园区,牢牢抓住滇中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廊带、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工业重点县(市、区),打造一批链条长成体系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三要实施企业分级评价,依法依规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促进企业提高投资强度等。

四要坚持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和新动能培育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五要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新基建”对数字经济产业、传统产业数字化的叠加效应、乘数效益,促进产业繁荣,释放创新活力。

六要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

在富民县智能终端信息产业园富信通讯手机生产基地调研。本报记者 张彤 摄.jpg

富民县智能终端信息产业园富信通讯手机生产基地 张彤 摄

——牢牢把握产业发展的方法路径。

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健全完善规划引领、生态把关、差异化支持、园区集聚、龙头带动、项目支撑、招商引资、链群建设联动工作机制,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

坚持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合理配置各类要素资源,实现“纲举目张”。各地区要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物流条件、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环境容量等基础资源和比较优势,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准确定位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

以促进产业集聚和提高经济效能为目标,加快推动政策、资金、要素资源向园区集中,促进优势产业、企业向园区集聚,着力培育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财税贡献率高的专业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园区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突出项目支撑,坚持传统新兴、存量增量、数量质量并重。既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抓铺天盖地的特色项目,建设一批支撑力好、带动性强、有发展前景的重点项目,以项目兴产业、以项目兴园区,夯实基础、强壮筋骨。

坚持“凡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大力支持。”的原则,加强政策、资源、要素聚焦,在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形成政府和市场双向发力的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做好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对标世界500强,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壮大主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做强做大做优,引进和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热情。

突出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强化招商引资,围绕产业建链、扩链、强链,强化政策倾斜支持,积极引入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和企业总部,为实体经济壮大夯实根基。

云南力帆骏马集团-创新开发添动力004(杨峥 摄)_.jpg

云南力帆骏马集团 杨峥 摄

——深化改革创新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着力解决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

着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国有资产重组整合力度,引导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中,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向规划布局的重点区域集中,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培育一批“千亿国企”。

要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要加快电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落实电力价格改革措施,对绿色能源产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实施精准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先行先试,着力破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强化对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的支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效化产业化。

大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政府服务,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物流环境、人才环境,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接力赛发令枪已打响,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一张蓝图绘到底,云南现代化产业未来可期。

T1.png

TD2.jpg

TX4.png

微信截图_20200805093718.png

记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欠发达地区应如何“育新机、开新局”,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化体系实现换道超越?

王昌林:历史经验表明,在每次大的变局中,总有一些欠发达地区抓住机遇,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当前,云南就面临十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应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要抓住以5G、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清洁化改造,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跨越发展;二是要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重构的机遇,立足中国强大的国内市场,充分发挥云南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切实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文章,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三是要适应我国需求结构升级的趋势,加快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绿色食品等大健康产业。

滇中新区首个空气监测设备-李秋明摄_.jpg

滇中新区首个空气监测设备 李秋明 摄

记者:在目前发展阶段,你认为推进这个《决定》对云南的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王昌林: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关键是要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重点方向,采取切实措施。所谓思路决定出路。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总体来看,《决定》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思路清晰、目标和重点明确,《决定》出台时机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对云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记者: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企业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产业发展双百工程支持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意义是什么?

王昌林: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肌体”,科技创新是“筋骨”,现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资源是“基因”。如果没有实体经济,则其他就没有生存的基础。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企业是发动机,处于核心的地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是要培育发展现代化的企业,既要有顶天立地的产业生态主导企业,也要有铺天盖地的大量小企业,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热带雨林生态。

腾冲银杏村的幸福生活-范南丹-.jpg

腾冲银杏村的幸福生活 范南丹 摄

微信截图_20200805093726.png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土地要素配置等协同发力。

8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各部门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构建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链。

科技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图为一款新型超声医疗产品吸引了市民前来体验-杨峥摄.jpg

科技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 杨峥 摄

省发展和改革委 “现代化”需要各个环节协同发展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赵修春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所指的“现代化”,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或经济数字的简单增加,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现代化”体现的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更多的是指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性提高。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我们理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涉及产业发展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要素的变革和协同发展,其目标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增强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走“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土地节约、绿色发展”的新的发展路子,统筹推进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全省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万亿元,居全国第18位,经济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但是,我们也看到,我省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重工业主要靠资源、轻工业主要靠烟草、制造业主要靠国企的工业发展格局尚未根本扭转,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仍然不强,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规模较小。这些,都是我们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和《方案》强化科技创新要素培育、现代金融服务保障、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实体经济与要素协同发展,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增动力,推动传统产业依托现有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改造,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力构建符合云南特色、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行省分行-各营业部设置的多媒体自助终端机可实现对9种国际货币的自动兑换)001-杨峥 摄.jpg

中行省分行各营业部设置的多媒体自助终端机可实现对9种国际货币的自动兑换 杨峥  摄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确保万亿级先进制造业率先突破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钟耕介绍,围绕《决定》出台,省工信厅一是要分解细化任务目标,让“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目标与《决定》相关目标紧密衔接,将《决定》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二是抓紧制定先进制造业4个工程的具体方案、措施,确保万亿级先进制造业打造工作落到实处、率先突破。

2019年,云南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191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1.5%,是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下一步,围绕《决定》提出的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阶段目标,紧密结合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改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4大工程实施,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以“两型三化”为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八大重点产业”“三张牌”和“数字云南”建设,一方面,将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做好存量的文章。重点是加快烟草、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围绕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补短板、拉长板,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另一方面,将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做好增量文章。通过招商引资和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探索发展工业大麻产业,推动信创产业发展,积极谋划建设中国面向“两亚”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等。

苏宁物流昆明基地-李秋明摄.jpg

苏宁物流昆明基地 李秋明 摄

省科技厅 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

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高俊表示,科技工作将努力在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科技赋能。聚焦万亿级支柱产业、千亿级优势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推进“产学研用”融通协同创新,研究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二是培育主体。围绕万亿级、千亿级产业的产业链布局,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省内外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创新共同体”,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主体。

三是聚集要素。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向国家级、省级高新区聚集,完善高新区综合配套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吸引产业重大项目和产业龙头企业向高新区布局,充分发挥高新区在万亿级、千亿级产业发展中的承载作用。

四是培引人才。针对万亿级、千亿级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养和引进结合,直接引进和柔性引进结合,培养引进一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急需的高水平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云南环胜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环胜智能设备制造公司生产的“智能表”-李秋明摄.jpg

云南环胜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线 李秋明 摄

省财政厅 建立健全规范科学高效的财政投入机制

云南省财政厅副厅长赵晓静介绍,近年来,省级财政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及“数字云南”建设等决策部署,每年直接投入产业发展的资金额度已达40亿至50亿元左右。

下一步,围绕《决定》明确重点培育的5个万亿级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省财政厅将会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聚焦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保障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发展重大决策事项的落实。一是突出财政支持方向及重点的精准性。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杠杆作用,重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着力支持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多层次人才队伍、质量和品牌建设等,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在发展重点产业方面,通过适度政府投资引导,稳定产业发展预期,补齐行业短板,加快实体企业发展。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支持力度。围绕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优化支出结构,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发行政府专项债券、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完善财政资源配置,区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明确特定政策目标,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在重点产业探索全产业链支持机制,推进相关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三是积极探索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综合运用产业基金、无偿补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支持方式,特别是加快建立“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群”的重点产业投资基金体系,形成与产业发展实际相匹配、协调高效的财政保障政策体系。

沃森生物医药-陈飞摄.jpg

沃森生物医药 陈飞 摄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石丽康表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认真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切实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不断深化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工作指导服务力度,充分调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企业、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和释放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二是进一步加大省内人才培养力度。围绕先进制造业等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绿色能源等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与教育、卫生、工信等部门携手,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一支大规模、多层次、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

三是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下,与省人才办、省科技厅一起,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四是开展国际职业资格互认。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开展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国际互认试点工作。

五是实施人才引领战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与现代产业体系匹配度,以技术技能提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无缝对接,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良性互动。

云南贵金属材料产业引领行业技术创新001-杨峥摄_.jpg

云南贵金属材料产业引领行业技术创新 杨峥 摄

省自然资源厅 为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万勇介绍,自然资源部门作为土地要素保障部门,将强化土地要素支持,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供保障。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批准建设用地20.75万亩,同比增长2.31倍。

一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自然资源部门扎实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现状分析与未来风险评估。在查清全省自然资源底数的基础上,对接行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在实施建设用地总量调控的同时,为全省产业发展预留用地空间。

二是深化用土审批改革,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改革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土地利用计划的依据,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计划实行应保尽保。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精简办理事项,统一办理平台,提升审批效能。

三是不断完善用地政策,满足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需求。针对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半山酒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特点,探索“点状供地”方式,按建多少、转(征)多少、供多少的原则进行点状报批、点状供应,有效化解用地指标紧缺、降低用地成本、生态环境保护等矛盾问题。

四是强化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针对“双十”“四个一百”“五网”“八大产业”“三张牌”等项目用地需求,搭建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系统,建立重点项目保障库,动态掌握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积极主动进行政策业务指导,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用地保障。

通海云秀花卉—李秋明摄.jpg

玉溪通海云秀花卉 李秋明 摄

省生态环境厅 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绿色化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兰骏表示,省生态环境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决定》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对《决定》中提到的八大重点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项目,开辟环评绿色通道,组织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建立项目环评调度机制,拉条挂账形成清单,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建设单位尽早开展环评,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加快环评审批。

严格环境准入,促进产业发展绿色化。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的宏观管控,建立健全对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的指导和约束机制。强化规划环评对产业发展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对《决定》中明确的“打造万亿级支柱产业”“培育千亿级优势产业”,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时,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一道,积极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规划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技术规范要求,促进企业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和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治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治理水平,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绿色化。

  • 云报客户端记者:谭晶纯 段毅
  • 责编:蔡飞

 

 
 文章评论:


请文明论评!
 
 
主办单位: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100126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8001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勐卡路1号综合楼内宣传部 电话:0879-83420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9-8343115 在线举报
公安备案编号:53082902000001